雖然面積不大,只有一間堂屋、一間正屋,外面有一個灶屋,卻被林芳收拾的乾乾淨淨。
可能源於原生家庭的緣故,第一次見林芳的時候,楊一木就感覺特別的安心,就象沐浴在油菜花海里,既有芬芳又透著寧靜。
前世,是楊一木先追求的她。
其實對這事,林芳是有顧慮的,至少有三種,第一,她雖是學校老師,但實際只是民辦教師,身份還是農民。第二,她比楊一木大六歲,這在農村是要被人嘲笑“老牛吃嫩草”“不正經”。第三,她家此時已經債臺高築,楊一木家窮又是縣裡的,她父母根本不可能同意。
去年冬天學校放寒假了,楊一木卻沒有回富平老家,一直呆到臨近快過年的時候,才準備動身。
臨行前一個晚上,他鄭重地邀請林芳一起去他的老家看看,見見他的父母,也算表明他的態度。
林芳猶豫再三,最終哭著拒絕了她。
第二天,楊一木無奈,只得獨自踏上了歸途。
上船後,他心煩不已,從船艙出來走向船尾,突然卻看見林芳笑靨如花站在那兒,眼睛一動也不動地望著他。
她是偷偷跑出來的。
那一刻,楊一木既心疼又感動,不顧旁邊乘客眼光,衝動地將她擁入懷裡。
又暗自下定決心,一生一世好好的保護她,心疼她。
還沒到家,楊家大兒子帶著一個漂亮到不象話的城裡姑娘回來了的訊息象風一樣,就已經傳到了楊家河。
一路上,楊家河村人就象迎接貴賓一樣出來瞧她,甚至將楊一木家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他老孃張蘭英也感覺特別有面子,自己辛苦了半輩子,兒子終於出息了,讓她在楊家河揚眉吐氣了。
她東拼西湊,傾其所有,辦了一桌好飯好菜招呼未來的兒媳婦,至少在當時她已經認可了。
當晚,她生怕自家破家破屋破棉被林芳嫌棄,給兒子丟臉,硬是厚著臉皮去村裡跟新婚人家借來了新的臉盆、新的被褥,讓林芳和楊三妹睡一床。
可次日事情就迅速發生了變化,早上還是糖心雞蛋,中午變成了採子米加青菜豆腐,晚上又變成了紅薯幹稀飯。
“趕人的稀飯,送客的麵條!”楊一木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三天早上林芳該回去了,母親張蘭英甚至連紅包都沒給,在楊家河,女孩子第一次上門,即使男方窮里再窮,都是要給紅包的,大方人家可能還會將家傳手鐲作為定親禮物送給女方。
楊一木心漸漸開始往下沉,一路失魂落魄地跟在林芳後面,將她送上輪船。
林芳卻沒意識到這些,歡樂喜地的與他相擁告別,約定年後再見。
回家後,老孃和他大吵了一架,直說他不該隱瞞情況,又說憑他這條件,什麼樣的姑娘找不到,為什麼要找這樣的人家?
總之,她堅決不會同意這門親事。
這時楊一木才知道就在回來的第一個晚上,沒有一點心眼的林芳就將自己和家裡的情況統統告訴了他的妹妹。
第二天,妹妹又大嘴巴地將這些話全轉述給了老孃張蘭英。
這時候的楊一木心裡是痛苦的,是矛盾的,也是有希望的,希望時間長了,老孃終歸會鬆口的。
可誰又知道呢?
學校開學沒兩天,更大的麻煩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