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不關於高考的跨年,因為這一次的日記並不是寫在高三年級,而是寫在初三年級。
——一個已經故去的人。
呵呵呵,真有意思_||跨年學校都允許後兩節課自由活動,這個老虔婆,還讓我們背寫英語單詞。
背背背,揹你妹的背!!!整天就讓學個英語,中考不考了,誰家中考就考個英語?
就無語了,明明已經到教育局舉報了這老傢伙,為什麼還不可以將她撤職?難道真的是因為她在這裡已經交了三十多年書,關係網密切嗎?這世道怎會如此,老師教我們要相信法律,相信正義,相信公平,可事實上呢。因為有精神疾病的家長到學校鬧事,姚老師被迫離開我們,現在在教初二年級。這老傢伙在外面開設補習班,不在她那補習的學生就要受到不公正待遇,外面卻宣傳她帶出了好幾屆狀元。我就想問一問,中考狀元和高考狀元只考英語啊,不應該是各科老師通力合作以及學生自身努力才獲得的分數嗎。
“爺不讀了!”我腦內瘋狂的咆哮,恨不得現在就把書撕了扔到她的臉上,誰愛受這氣誰受著去,反正老子是不幹了。
可事實上,我終究不敢,我人就是那個懦弱膽小的我。無論腦內風暴如何的張揚,現實中的我仍舊唯唯諾諾,不敢與強權相抗衡。
人啊,真是一個複雜的東西,我呀,真是一個虛偽的東西。
寫於初三當年的12月30日。
後記:
這一篇日記並不屬於任何一個班級,而是學校進行衛生大掃除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如果21世紀10年代在三中就讀,那大機率會知道這篇文章中的老師是誰,畢竟那個時候她的名字響徹三中,四大金剛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英語老師,她手下帶出了無數的中考第一,高考第一。而她所任班主任的班級,也總能在中考的時候留下最多的好學生進入三中高中部,她是家長口中的名師。
至於寫這篇文章的人,範圍也挺好找的,學校姓姚的老師有很多,但是被患有精神疾病的家長鬧事的只有那一位——已經離職到四川樂山的一所民辦大學任教。想來也是有些可惜,一個好好的碩士研究生被分配到這個不算重點的初中任教,剛當老師第一年就遇到如此難纏的家長,後面更是因為和這幫孩子關係好,屢屢遭受第二任班主任的排擠,穿小鞋什麼的,直接放在明面上。被這兩位老師同時帶過的學生只有兩屆四個班級,其中只有兩個班級是以班主任的身份授課,而這裡又說到被有精神疾病的家長折磨,想來應當是姚老師帶的第一個班級裡的學生。
說來也是有趣,姚老師帶的班級原本擁有全年級前50名最多的席位,結果在最後的中考中,僅僅有六個人考進直升班。想來也是造化弄人,可能其中有幾個孩子真的不適應突然間換了班主任這件事,所以學習成績有所下滑,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當你享受到自由,享受到開明教育的時候,再把你抓回牢籠之中,心情自然會變得十分抑鬱,學習動力也會下降。
但也是很神奇的一點,雖然這個班只有六個人考到了直升班,但是這個班有兩位同學當年考到了一中的擇優線。這兩位也是被第二位班主任勸了回來,不得不說,老老實實的嘴皮子,真的有時候很厲害。雖然學校有規定超過一中擇優線的學生留住一個獎勵班主任8000,但有一說一,雖然對學生的未來不怎麼好,可是對於學校三年後的高考升學率真的很有益處。在學生的利益和學校的利益之間進行抉擇,有的老師會選擇讓學生遠走高飛,有的老師則會選擇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孰是孰非每個人人心中自有定論。
而更神奇的一點,那就是在此後的這麼多年,三中的高考水平自武學霸也就是宋皓他們這一屆之後年年下降,偏偏在不允許宣傳高考狀元的那一年,這個班級裡的學生有一位考到bj大學的分數線,而且還是一位文科生,三中的文科遠遠不及一中二中,在此之前的最好分數也僅是一位學生考上了山東大學。要知道,放眼三中70多年的歷史,考上清華北大的只有寥寥三人,其中有一位還是剛剛壓北大分數線,在學校的多番勸說之下選擇了護理學專業。
據說那位同學雖然最終沒有選擇bj大學,但是仍然在畢業典禮進行了一次畢業演講。雖然聽當時在場的學生說那位同學上去之後就抨擊了學校,將自己在三中讀書六年所遭遇的種種不公,所看到的“世界本來就是這樣”全部說了出來,好好的一場畢業典禮,鬧得十分尷尬。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兩位老師可算是說明其中道理。第一位姚老師,對於學生言傳身教,她教學生做人的道理,學習好不是萬能的,即使在如此一個內卷的看學歷看文憑看成績的社會,也不能失去做人的道德底線。至於第二位班主任,一切向錢看齊,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她確實沒有師德,利用填鴨式浪費大量時間,低效率的反覆學習,使得學生的英語成績得到提升。與此同時,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時間大大減少,其他科目的成績有所下降,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當班主任的班級雖然有不少的好學生可以被留下,但是高中升學率卻是最低的。
更多的話不可以細說,畢竟逝者已逝,要給予其死後的尊重。
喜歡如夢無終請大家收藏:()如夢無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