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少年人擁有這世上最珍貴的青春,他們是朝陽,有夢想。同樣,於國破家亡之時,他們也會挺身而出。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請欣賞高二年級話劇《與子偕行》。”
與子偕行,這個名字讓我想到了《詩經?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而且正好和剛剛合唱團表演結束時的那首詩相互照應。
燈光再次暗了下去,但是我沒有看到舞臺上出現任何一位角色。
大螢幕上是戰火紛飛,刀光劍影,還有廝殺之聲。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一個剪影出現在大螢幕上,然後一支箭射在了此人身上,那個人漸漸倒下,周圍的兵戈之聲也漸漸消失。
所以,是戰敗了嗎?
“唐朝自天寶十四年起,經歷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國力直轉急下,而後藩鎮割據,宦官當朝,民不聊生。”此人的聲音頗為耳熟,是宋皓的聲音,原來特邀嘉賓指的是旁白啊。
“宦官,權貴,五門七姓把持著朝廷,許多有識之士渴望改變局面,卻因觸犯貴族利益而損失慘重,一腔熱血付諸東流。”
這聲音,這聲線,抑揚頓挫,擲地有聲,怕不是學過播音主持。
突然燈光全開,大螢幕上是富麗堂皇的臺階,想來這是皇宮吧。
兩位演員此時身著淺綠色官服,頭戴烏紗帽,手持笏板,儼然一副剛下朝的樣子。
“朱門酒肉臭!”盧丞旨指著宮門大喊,怒不可遏“他們是怎麼說出來這樣子的話的?自己屯田種棉花?自己織布做寒衣?他們是想讓邊關的將士都凍死嗎?”
“噓!”另一位官員顯然被他如此放肆的行為嚇著了“你小點聲,隔牆有耳。”這裡可是皇宮,如此大聲的辱罵當朝宰執,怕不是嫌命太長。
“怕什麼?我做事光明磊落,不為私利,只為國家。”顯然這位盧大人此刻異常的氣憤。不過也是,哪有讓人家邊關的將士自己做衣服的,這國家是有多麼的昏庸,真的是何不食肉糜的2.0版本。
“是,我們是不怕的。”看來這位大人和盧丞旨是好友“可是你要想想,如果這話讓有心人聽了去,那麼在朝堂上會掀起多大的浪來?又有多少人要死去?”
“你忘記了嗎?父親他們說過的永貞內禪還有甘露之變了……”見他還不死心,這位大人又急忙勸了幾句,在這個節骨眼上千萬不要出事。
“我是恨自己無能啊!”老盧的演技真的沒話可說,這憤懣的表情,手中拿著笏板狠狠地扔在地上,跺腳“李大人,王大人他們在邊關浴血奮戰,到頭來卻被扣上了戰敗的罵名,一生不得回京。作為後輩,我們卻不能為他們沉冤昭雪,還要向那些幕後黑手卑躬屈膝,點頭哈腰。”
“別說你了,他們幾個不也上了戰場,現在束手無策,聽說連糧草都斷了。”這位大人止不住的搖頭,真的是無盡的悲哀與失望“人家是三朝元老,門生無數,背後又有太后的支援,就算是你這樣子的新科狀元,也沒有辦法公然向他叫囂。”
“國之蛀蟲,當真是楊國忠,李林甫……唔”眼看著他越說越激動,差一點就要說出僭越之詞,旁邊的大人立刻捂住了他的嘴,這個動作顯得真的很自然。
“你不要命啦!這周圍全是他的眼線。”這位大人小心的警告夥伴,這裡可不是他們的地盤。
“怎麼啦?這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對他嗎?”老盧說的慷慨激昂,義憤填膺“如果真的沒有,那麼我就做第一個!”
“好你個傢伙,你當真想讓大人他們多年的心血功虧一簣嗎?快走快走!”這位大人實在受不了老盧拉著他趕緊走。
談下來觀眾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兩個人向後臺走去,燈光消失。
“由於皇帝的不作為,還有奉天之難之後藩鎮與中央朝廷之間的微妙關係,唐在與吐蕃的戰爭中連連失利,朝中也出現了主站與主和二派爭執不休,而此時邊關的戰士們正在浴血奮戰,戰情十分的嚴峻。”宋皓這朗誦的功底不錯,聽起來挺有那麼一回事的。
等到燈光再一次開啟之時,又是戰火紛飛,殺戮不斷。
舞臺上出現了人工搭建的“城牆”——用紙箱子做的,據說也是斥巨資完成的。
話劇社社長:實際上就是學校還沒有來得及賣的紙箱子)
“將軍,我們只剩下千餘人了。”一個小兵來報。
子航身著銀色輕甲,手握弓箭,在風扇的作用之下,衣服隨風飄蕩,盡顯少年將軍的風采。
“傳令下去,死守城牆,絕不後退。”他目光堅毅,大有以身殉國的架式。
“投降吧!”城牆的另一頭,是一群敵軍,為首的那個人戴著大毛帽子,手裡拿著一把彎刀,典型的敵軍裝扮“李將軍,你是不可多得的將才,何必為了這腐朽的朝廷葬送自己,你想想你的父親是如何抑鬱而終的,這樣的國家有必要為了它丟掉自己的性命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好傢伙,這還帶勸降的?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子航不為所動,從城牆上翻了出來,與敵人廝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