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爾丹看著玉娘,嘴角動了一下,轉身向外面說道:“來人,把這裡收拾一下,玉娘以後升為玉妃,可以隨我的寢帳左右。”玉妃一身嶄新宮裝,端坐在噶爾丹的寢帳。她面容哀慼,噶爾丹的舉動讓她感覺女兒肯定有什麼不測。
玉妃本身是漢人女兒,原是大同人氏。康熙十六年,玉妃因父親過世,不得已隨母親到蒙古去投奔舅舅。走在路途,恰碰上兩支軍隊正戰在一起。母女兩人相互攙扶躲避之間,不幸母親中冷箭身亡。
當時只有一十五歲的玉娘,原本在家裡嬌滴滴的,剛經歷父死,此時見母親也離自己而去,只感覺天崩地塌,全然沒有了主意,只是伏身在母親屍體上痛哭流涕,全然不顧身邊的廝殺。
當時爭戰的兩支軍隊一隊是有噶爾丹率領的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另外一支是鄂齊爾圖車臣汗帶領的和碩特部。噶爾丹是得到訊息和碩特部的鄂齊爾圖車臣汗運送一批良馬回來,便半途攔截,搶奪馬匹。
噶爾丹年輕氣盛,帶領的軍隊更是兇猛如下山悍虎,兩軍對壘時間不長,鄂齊爾圖車臣汗便兵敗如流,狼狽而逃。準噶爾部軍士將良馬攔截下來。
噶爾丹出師順利,不覺心神振奮,帶領部下回去的路上,正好碰到了仍然哭啼得幾欲昏厥的玉娘。
當噶爾丹剛要提馬過去,恰看到一臉淚水的玉娘抬起頭來,兩人目光對視,只見玉娘淚眼婆娑,一副嬌怯怯的容顏。噶爾丹一時心動,驅馬近前,一把將玉娘拎上馬來,然後在玉娘驚叫一聲昏厥過去後將她帶回了大營。
當時噶而丹已經有五位夫人,但都俱是蒙古女兒。此時一見玉娘一身漢服,身材嬌小,竟然愛的厲害,回大營的當天晚上便和玉娘入了洞房。
後來的半年內,噶爾丹一直很疼愛玉娘。直到半年後玉娘因有了身孕,不能再近房事,再加上當時噶爾丹雄心勃勃,剛攻下葉密立草原,忙於統一衛拉特諸部的籌劃,便將玉娘託付大妃阿奴照看。
康熙十七年,玉娘産下一女。在次之前,噶爾丹另外的五個妻子已經給他生育了十個子女包括夭折的兩個)。
當時噶爾丹被五世達賴正式派特使賜“丹津博碩克圖汗”稱號,並賜給印敕,對草原的統一方面也進行的頗為順利。加之剛立的“宰桑”制度正在推行應用期間,竟然沒有去看玉娘母女一眼。
玉娘畢竟是漢人女子,沒有蒙古女子潑辣,逐漸在噶爾丹幾個性情豪爽的妻子裡失去了噶爾丹的寵愛。玉娘沒有等來噶爾丹給自己的女兒取名字,便含淚為自己的女兒取名玉兒,暗自希望噶爾丹能在聽到這個名字後想到自己。
兩年後,一次部落遷移過程中,玉娘與女兒所乘馬車因一匹馬中了受了驚擾,,帶著另外三匹一通奔跑,當四匹馬疲倦停下來時,早已經偏離了大部隊。
玉娘由於早被噶爾丹忽視,眾人也不把她們母女當做一回事,等別人發現不見了她們,只是胡亂的找了一下,然後就不了了之了。
而後,娘兩便開始了艱辛的流浪生活。
玉兒從小受盡了各種苦楚,便很早就懂事,四,五歲就開始幫助母親持家討生活。
。。。。。。。
玉妃正自想著自己的命運,只見氈帳一掀,幾個僕婦抬著一個木桶進來,一個僕婦恭恭敬敬道:“玉娘娘,請您沐浴。”
草原上尋水很是不方便,除非宿營在靠近湖泊的地方,平時也只有噶爾丹寵幸那個妃子的時候才給她沐浴更衣。
玉妃面無表情,木然的讓僕婦為她寬衣解帶,然後攙扶到木桶裡。她心中自感悲痛萬分:玉兒,從小你隨母親吃近萬般苦楚。而今你下落不明,如果用你的性命為娘換取大汗的寵愛,那娘還怎麼能獨自活在世上。。。。。。。
玉妃越想越悲,不覺眼淚滾滾而下。翌日,噶爾丹早早升坐議事大帳,十幾個將領面色嚴肅,齊盯著噶爾丹。
噶爾丹虎目帶赤,聲音嘶啞但目光如電,在眾人面上掃了一遍,沉聲說道:“各將領聽著,告知各營孩兒知道:有帶回此人者,升職兩級,獎賞牛,羊各二百頭;發現蹤跡,並能帶隊找回此人者,升職兩級,獎賞牛羊各一百頭;”他說著,示意護衛將一副畫像展開在眾人面前,見眾人都認真的看著畫像,聲音轉低繼續說:“如發現屍首者,升職一級,獎牛羊各五十。”
只見畫像上是一個少女頭像,最顯眼的就是少女額頭高於兩條眉毛上有一塊銅錢大小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