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沒想到,彼此之間都認同“一家人”的觀念。說的淚眼婆娑。
在場的軍人都在想,這麼多年,雙方大動幹戈,動刀動槍是為什麼?
不是為了一個尊嚴嗎?
到頭來,尊嚴沒有了。大部分地區卻被外國軍隊管轄,自己卻給別人當長工。還不如當初和睦共處。算有個矛盾,兄弟之間吵吵也罷了。
可現在是什麼情況?
自己人在自己的國家,卻不能當家作主!
負責談判的烏蘭多利亞軍官當初邀請卡裡米亞軍官吃午飯。一起喝酒。
喝著喝著,幹脆把部隊叫到一起吃飯。
雙方軍隊語言共通,有著同樣的面板與外形。混雜在一起,吃著喝著,說了很多話。一說不要緊,居然原來的猜測全部是誤會。
卡裡米亞人根本不想怎麼樣?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鬧什麼分離,那都是軍閥所為,跟老百姓半點關系都沒有。
而烏蘭多利亞的兵也說,請盟軍過來維和地區和平,對卡裡米亞動手也不是他們想要的。是官員為了選票,不得不巴結歐盟。結果什麼也沒撈著,卡裡米亞分裂出去了,而老百姓也常年在戰亂過日子。
說著說著,雙方都彼此感嘆,這都是官員與外部勢力勾結導致,才得到現在的結果。
最後得到這樣的結論:無論盟軍怎麼逼迫他們,卡裡米亞人不能跟烏蘭多利亞人大打出手,而烏蘭多利亞人也不能跟自己的兄弟卡裡米亞舞刀弄槍。
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雙方化幹戈為玉帛。不再彼此仇視。
吃飽喝足之後,雙方一起肩並肩朝北部邊境線走去。
兩個仇視的軍隊突然走到一起,肩並肩徒步前進,一起巡航。這個場面讓周圍的老百姓大為驚訝。很多人甚至站在路邊朝他們豎起了大拇指,以鼓勵他們對和平的壯舉。
到了卡裡米亞與烏蘭多利亞的邊境線,雙方還依依不捨,許多幹部戰士拉著對方的手,說了很多話。
烏蘭多利亞軍人說,歡迎你們再來!
而卡裡米亞軍人則說,也歡迎你們到卡裡米亞做客,我們的家鄉大變了樣,在龍小九總統的得力領導,正恢複生産,共建家園!
部隊撤回卡裡米亞後,喬治才鬆了一口氣。
這個野戰營當初出境,表明看是無意識的行為,其實是龍小九指使的。其目的是要聲東擊西。
派一部分精銳陸軍過去,是為了吸引對方,混淆盟軍的視線。
如果盟軍想動手,那打打吧?
結果盟軍沒見到,倒看見了烏蘭多利亞的國防軍。
本來做好了戰鬥準備,誰知烏蘭多利亞二話沒說撤走了。
最後是誤打誤撞,雙方軍人走到一起,握手言和。
別小看兩個小單位的和談,為以後的兩國兩軍建交鋪平了道路。
烏蘭多利亞軍隊給了總統強大的壓力,要求烏蘭多利亞承認卡裡米亞這個國家。
華夏有句俗語,人大分家,樹大分丫。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乃歷史之潮流。
烏蘭多利亞總統最終迫於軍隊的壓力,還是承認了卡裡米亞這個國家。更讓安德烈大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