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跆拳道選手是《金館長對金館長對金館長》的打法,郭旭則是美劇的打法。作為一個超級英雄,他會堅守不殺的原則,但是一動手就爭取把你打的半身不遂。
中國解說員感嘆:“太殘暴了,郭旭比他在NBA打皮勒時還狠,帶著護具都被踹暈了,醫護人員趕忙進場。”
搭檔說:“要上擔架了,郭旭參加的第一場比賽以KO 結束,總共半分鐘。我現在預感他跆拳道也能奪得金牌。”
“這半分鐘還得算上牙買加選手被踹出場後歇的那一會兒。其實剛才他應該直接認輸,不用多挨這一腳了。”
跆拳道賽程簡單的令人髮指,每個級別都只有16名選手參賽,透過抽籤形成對陣表。上下兩個半區各有8名選手進行淘汰賽,在各自半區最後勝出的選手將會師決賽。
參賽名額有限,所以美國被郭旭頂了名額的人才會表現的很激動,然後他就被打服了。
在整個淘汰賽過程中輸掉的選手並非就此毫無機會,他們中有六名選手將獲得“復活”機會,並透過復活賽爭奪銅牌。但這個機會的獲得頗有些聽天由命的意思,因為只有輸給進入決賽的那名選手的兩個半區各三名選手才能獲得“復活”資格。因此,在輸給對手被淘汰的同時,你還得祈禱對手繼續晉級。
80公斤級男子跆拳道上午有8場預賽,下午就是四分之一決賽,休息兩個小時後是半決賽和銅牌爭奪戰共三場,晚上進行冠軍戰。
全部比賽一天就能結束了,即使如此也不考驗選手們的體力。參賽者從頭打到尾奪冠也才四場比賽不會再多,每一場都和對手磨完了三局,總共才24分鐘。
郭旭吃午飯時不禁發起了牢騷。“一天就能比完,我應該再報一個專案的,玩的太不過癮了,我該參加拳擊賽啊。”
梅根給了他個白眼。“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個野蠻人了。”
郭旭之前陷入了一個誤區,打不過梅威瑟他就以為參加奧運會的選手應該都很強,參賽勝算不大。結果梅威瑟說奧運會拳擊強手不多,郭旭能去打一打的。
按照規則,拳擊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有兩大限制,一個是年齡不能超過34歲,另外一個就是不能是職業拳手。然而眾多優秀拳手在當打之年,早早就投身到了職業拳擊賽場。
這兩個限制都和郭旭沒有關係,全世界人都知道他是業餘的,奧運賽場上的對手們也是年輕且業餘的,可他知道時已經晚了。
幸好他沒參加,否則可能會氣到打裁判。在奧運賽場上,拳擊裁判往往就是一幫收了賄賂後為所欲為的缺德玩意。
比如史上最骯髒的1988年漢城奧運會,醜聞鋪天蓋地,拳擊賽的黑幕最為誇張。羅伊瓊斯在輕中量級的比賽中以點數86比32的絕對優勢擊敗了韓國的樸熙洪,但是萬萬沒想到,就在分數出來之後,裁判居然宣佈了32分的樸熙洪獲得比賽勝利。
事後,這場比賽相關的裁判全部被停職,而且主辦方授予了瓊斯“最傑出拳擊手”的稱號,但是那個被打成了豬頭的韓國棒子並沒把金牌還回來。
這屆奧運會也有個拳擊裁判被禁賽,同樣沒那麼幹淨。至於郭旭前世的2016年裡約奧運會,更出現了裁判決定冠軍歸屬的神奇情況,事後集體被禁賽。
2016年後奧委會應該改變賽制,讓拳擊裁判們一起參與進來,每個選手抽籤面對一個裁判,以最快速度KO裁判的選手晉級下一輪,一回合內沒能KO裁判的選手必被淘汰。
等所有拳擊裁判被打殘後,找其他專案的裁判來吹罰決賽,看兩個裁判殺手的對決,決定誰是最終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