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的建隊思路很正確,兩個既能拉開投籃,也能低位強攻的內線蘭多夫、加索爾做軸心,外圍全是能投三分的球員,小後衛擅長打擋拆突破。
這場大衛李簡直沒法上了,一出場就被人抓住弱點猛攻。除了大衛李以外,太陽內線輪換就只剩庫科奇和約什鮑威爾,進攻端都能拉開了投籃,防守同樣糟糕。
瓦萊喬沒有合適的中鋒替補,只要他一下場休息,太陽的禁區防守就會出問題,而這恰恰是灰熊的強點。
太陽選擇用收縮到禁區的方式包夾雙熊,分出去邁克米勒、邁克鄧利維、埃迪瓊斯、阿特金斯等人又能接球投三分,命中率很高。
灰熊陣容克制太陽,要是季後賽兩隊遇到,太陽不好晉級。灰熊的弱點是攻防轉換節奏不夠快,推陣地為主,太陽要想贏他們得從跑轟反擊上下功夫。
這場郭旭為得高分化身毒瘤了,傳球並不是很多。跑轟一旦打起來,隊友容易獲得輕鬆得分機會,他搶投三分則是在有干擾的情況下,自然不如突破吸引包夾後分球效果好。
以前的郭旭會選擇傳球為主,現在他選擇投籃為主,搶投也要投,就當隊友們投不進。原因很簡單,他不想讓場均得分從高處快速跌下來。
賽後,很多人分析郭旭這麼打的原因,專家認為他是要衝擊單賽季場均40分,並不是單純的要競爭得分王。由於那兩場超級高分,他連續兩場不到40分後,目前場均還有47.7分呢。
賽季才剛剛開始,到後期郭旭資料肯定會降,沒人覺得他能打破張伯倫場均50分的紀錄,但最後保持在場均40分以上就足夠驚人了,1963年之後再也沒人做到過這一點。
在NBA歷史上,單賽季場均拿到35+的球員也只有4個,張伯倫、埃爾金貝勒、裡克巴里以及喬丹。其中張伯倫曾有5個賽季做到場均得分35+,這記錄肯定後無來者了。
可怕的是,目前郭旭的投籃命中率仍有50%,並有不少助攻,喬丹巔峰37.1分,他似乎輕輕鬆鬆就能超越,並且用的出手次數更少。
喬丹最獨的那賽季場均出手27.8次,和科比拿35.4分時一樣多,按郭旭的得分效率,有這個出手次數肯定40+。
郭旭的確計劃好了,發誓要得40分以上,場均38分就能超過喬丹但數字不好聽,讓人印象沒那麼深刻。
只需場均多得兩分,能有多難啊?得到後的意義卻完全不同,含金量比張伯倫更高。
到時肯定還有年輕的神經病會說張伯倫更偉大,好像他們在60年代看過張伯倫打比賽一樣,但郭旭相信那一定是極少數了,他的人氣將不會比喬丹巔峰時差,甚至更高。
他必須抓住機會,等隊友們傷愈歸來後,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下賽季小斯、馬里昂能打後,他還是會選擇傳球為主,否則得到的評價只會是負面的,所有人都能看出他是毒瘤式的打法。
下場比賽,郭旭準備好好把握機會,爭取再次砍下超級高分並終止連敗。
太陽的下個對手是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