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慕深對於耶律宣城的感官,除了那些為數不多的見面和了解之外,也就是基於白雋逸對耶律宣城的想法了。
在宋慕深看來,只要是白雋逸認為好的,那個人就一定是好的,沒有任何的懷疑,說是信任也可以,說是盲目的聽信也是可以,反正白雋逸說什麼都是對的,不需要去懷疑多少。
所以宋慕深也堅信只有蒙古國最後的皇帝是耶律宣城,那麼他們兩國之間的長久的和平定然是指日可待的。
宋慕深對於兩國之間的未來還是滿懷信心的。
隨著張思雨嫁到蒙古國,做了太子妃,一封封的家書傳來,讓宋慕深他們也知道了,耶律宣城回國之後的一些事情,自然也知道了,這次聯姻也是因為大皇子耶律寒的設計,才有會這樣的一出。
當然是為了惡心耶律宣城的啦,誰讓耶律西華是在華夏國丟了性命,關鍵是耶律宣城還在,這就讓耶律寒不得不多想了,自然這是遷怒耶律宣城,耶律寒自然是不會承認的。
耶律寒知道耶律宣城有心愛的人,既然有了心愛的人,自然就有了軟肋,那麼也就不能怪別人利用了。
讓耶律宣城娶了華夏國的公主,看著心愛的人,就是不能將她娶回來,就算是不能將耶律宣城怎麼樣,可是也能惡心到他,這就足夠了呀。
可是誰知道,這結果還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的呢。
自然也是讓那個心懷叵測的人也是措手不及的呢。
不過這些算計都沒有成功,被他們一一化解了,當然沒有讓那些人就此停下,一次不行自然還有第二次。
所以在事隔幾個月之後,蒙古國國內就發生了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那就是身為太子的耶律宣城,突然被圈禁在太子府中,至於原因沒有人知道。
而外界對於這件事情的發展自然也是十分的關注,因為這可是關繫到已經整個蒙古國的格局,還有未來的走勢。
自然還有跟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
等到白雋逸他們得到訊息的時候,也已經是耶律宣城被禁錮一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張寧突然有一天接收到自己女兒的一份家書,才傳遞出這個訊息來,這才引起他們的重視來的。
才有了白雋逸的調查。
自然他的訊息要早與其他勢力的訊息。
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白雋逸就去見了宋慕言,畢竟這個一個弄的不好可是會發生天翻地覆的事情的。
而且不管是對於誰來說都會有影響。
更何況他們本來就是很期待耶律宣城能過當上皇帝的,這樣至少他們對於兩國之間的和平還是很有默契的。
畢竟他們都不是什麼好戰分子,可是要是換了一個人的話,那就真的說不定了,而縱觀蒙古國的皇子中,太子失勢也就耶律寒登上皇位的機會最大。
本來皇室子女就少,現如今有所作為的不也就這一兩個了嘛。
所以要說耶律寒陷害耶律宣城,還真的有這個可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