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又是趕集的日子,暮煙想讓花氏去集上幫忙,可是院子裡的事一時又沒有合適的人。
梁氏已經喝了曹先生兩服藥,咳喘果真是好多了,可是怕她一勞累又犯了,暮煙也不敢叫她去幫忙。
她同梁氏一說,梁氏道:“這還用找別人,你哥不是就閒在家裡,別的他做不來,看個東西總是行的,明日我叫他去。”
暮煙一想也是,說是看東西,其實不過是放個人安心罷了,頂多有事能去前面叫人。
“行,那明日讓他跟我們一塊去。”
次日暮煙她們起得較往日還早一些,她是怕去晚了,在集市上找不到擺攤的地方。暮玲在東屋門口叫了幾次,暮豐才勉強答應,皺著眉頭從東屋出來。
“這天才剛亮,叫什麼叫!”
“豐兒今日去鎮上幫忙,中午姐給你買好吃的!”
一聽有好吃的,暮豐立刻來了精神,收拾妥當跟著她們去了鎮上。
暮煙將果脯蜜餞裝在小筐裡,讓花氏幫忙放在推車上推著去集上,又拿了一疊蓋好印章的紙,用來包果脯蜜餞。
暮玲給暮豐送過來兩套大餅夾肉,叮囑他好好看著東西,這才去前面忙。
暮煙讓花氏去幫忙的決定是正確的。花氏對集市的環境非常熟悉,很快找到擺攤的地方,就在北街與南北街的丁字路口附近,是個好位置。
有過說書的經驗,暮煙並不怯場。叫賣,稱東西,打包,她都做得非常熟練。人少的時候,花氏都插不上手,她站在一旁道:“姑娘這手腳如此麻利,我看都用不上我。”
暮煙淡淡一笑道:“你幫我看著點人,若是遇到熟人儘管招呼,送幾粒蜜餞嚐嚐亦可。”
花氏不解:“姑娘這東西又不愁賣,何必如此破費?”
“無妨,今後我們要在這鎮上討生活,總是要走些人情的,你向他們介紹介紹我們煙玲小鋪便是。”
“好,我聽姑娘的。”
花氏將兩眼放開看著街上,遇到了眼熟的便招呼過來。暮煙將過來的人一一打量,若是大叔大嬸客氣客氣便罷了,若是年輕的姑娘媳婦,便將人家的衣裳髮飾評判一番。
說起這些,哪個姑娘媳婦都忍不住要多聊兩句。
暮煙正低頭將小筐裡的東西擺弄好,只聽花氏叫道:“秋娘,這是來趕集?”
暮煙抬頭去看,見兩位年輕女子並肩而行,從法式上看,兩人一個已婚一個未婚。那已婚的年輕婦人道:“吳家嫂嫂,你在這裡做生意?”看來花氏叫的秋娘就是她了。
花氏道:“不是我的生意,我是給人幫忙的,過來看看。”
花氏塞了幾粒蜜餞給她們嘗,秋娘嘗過後,側首與旁邊的姑娘道:“這些果脯蜜餞,與那邊乾果鋪子裡賣的不同。”
暮煙笑吟吟道:“自然是不同的,這些都是從上谷來的新鮮貨色,娘子再嚐嚐別的。”
趁說話的功夫,暮煙將她們上下打量一番。那未出閣的姑娘看上去十五六歲,身上衣裳光鮮,頭上妝發齊整,還戴著根珠花簪。這姑娘五官模樣長得一般,但是眉目間透著鄉間女子少有的嫵媚和靈氣,一看就是個性子潑辣的。
“這位姐姐可真是會打扮,比我利落多了,不知可否願意賜教?”
那姑娘含羞一笑道:“好說。”
旁邊的秋娘道:“我家姑姑年下就要成親了,可不是得好好打扮嗎?”原來這是姑嫂二人。
暮煙道:“那要恭喜姑娘了,這離年下日子不久了,嫁衣可都備齊了?”
那姑娘輕嘆一聲:“備是備了,只是不甚滿意,這三里五鄉就這一個老裁縫,他做出的嫁衣都大同小異,到時候蓋頭一蒙,千篇一律,好沒意思!”
“姑娘想要與眾不同的嫁衣,這有何難,我有一處地方介紹給姑娘,那裡有上好時興的衣料,還有位善刺繡懂裁剪的巧手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