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娘娘親自過問,自宮中派來的一名教習嬤嬤,正在吟兒的閨房裡,一絲不茍的為她開臉,梳頭。
另一名教習嬤嬤,正和薛夫人一起,整理著鳳冠霞被上的寶石珠翠。
閨房的臥榻上,層層疊疊碼放著幾十套大紅喜被。
花廳裡,院子裡,全都是兩府為吟兒精心準備的嫁妝,大大小小的金絲檀木箱籠,整齊有序的排列著,幾乎佔滿了整座院子。
相府嫁女的大手筆和奢華程度,可見一斑。
蒼雲國的習俗,將親迎的時辰,定在辰時正點。
此時太陽剛剛升上頂空,預示著新婚夫婦,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表達了夫家對新媳婦的滿意程度,迫切希望早早的,便將新娘迎娶回府。
吟兒著一件大紅喜衣,端坐在一人高的銅鏡前,全程都是臉帶喜色的,任由宮廷嬤嬤們,為她打理妝容。
她身上的這套嫁衣,乃是梓麟親自重新設計的,這是他自神界返回後,驟然得到的靈感。
真可謂匠心獨運,精美絕倫,最重要的是,切合心上人的真實身份。
嫁衣的前襟上,繡著一隻盈滿五色絲線的五彩鳳凰,正舒展著流線型的身姿引頸翺翔。
綴滿寶石珍珠的鳳冠上,金絲閃耀,光華曳動。眾人觀之,驟然生出眼花繚亂之感。
開過臉,梳好頭,綰好釵鬟之後,一身盛裝的扶荔和佩芷,各自擎一精緻的銅盤,來到小姐面前。
扶荔手中的銅盤裡,安放著一個,用精瓷燒成的大紅色湯碗,正呼呼的散發著熱騰騰的氣息。
佩芷端來的銅盤裡,端放著一隻,同樣用精瓷燒成的喜色酒盞,裡面的盛放的是桃花醇成的女兒紅。
吟兒出生之時,便埋藏於桃花樹下的,迄今已經歷了十七個年頭。
經過歲月的沉澱發醇的桃花釀,散發著醇厚怡人的芳香。
想到用不了多大一會兒,女兒便要離開倚月閣,離開自己,離開家人,成為另一個家庭中的一員。
薛夫人萬分不捨,但她深知,在喜日是萬不可落淚的。
她只好噙著不捨的眼淚,看著那碗湯餅,用哽咽的聲音,對女孩兒說道:“吟兒,這是用百合花汁製作的湯餅,按照習俗,你得嘗上一口。”
吟兒接過紉蘭雙手呈上的金箸,挑起兩根長長的,緊緊纏繞在一起的面條,淺淺地咬了一口,細細咀嚼了良久,才緩緩嚥下。
薛夫人又親手捧起那一盞女兒紅,喂女兒飲下一小口。
房間的人們,全都面帶喜色,異口同聲的大聲祝福起來:“祝小姐和姑爺,此生長長久久,幸福綿長。”
在祝福聲中,辰時已到,這時候,庭院內準時響起了,一長串熱烈歡快的爆竹聲。
一陣歡快喜慶的鼓樂聲之後,緊跟著,便傳來了季柱大聲的傳報:“姑爺親迎,尊駕已臨!”
季柱的聲音剛落,便響起一陣忽拉拉的跪拜聲:“參見世子爺!世子爺新婚大吉!”
喜娘耐心的等著夫人,將懷中的新娘放開後,再將一方繡著龍鳳呈祥的喜帕,蓋在了女孩兒的頭上。
婉鸞寧馨上前,一左一右的扶著吟兒,下了繡樓,然後鄭重的將吟兒的雙手,放在梓麟的大掌之中。
梓麟拉著女孩兒的手,緩緩的走向前院的花廳。
花廳裡的上位,坐著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
左邊的是薛相夫婦,右邊是大舅夫婦。
當薛夫人跟在女兒的身後,來到花廳之外,馬上回到薛相身邊坐下。
擔任賓相的楊季柱,在鼓樂聲中,大聲贊禮道:“新娘攜姑爺,叩別高堂,行三拜九叩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