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可思議了,這南岙的皇室內部,還真是複雜啊!
小花匠肯定地點了點頭,確認這位康寧王,的確是父皇的親兄弟。
他確認之後,便繼續向女孩兒講述道:
這位叔父之所以能夠逃脫,當年那場血腥屠殺。
是因為他那位,曾經做過《天齊聖教》總壇聖女的母妃,在他出生後,剛剛滿月的那一天,給送回了聖壇。
當時的先皇,已經有了幾十位皇子。
故而,也並沒有阻止,這位聖女妃子的舉動。
他想著,有皇室人員進入聖壇,對於鞏固勢力,算得是極好的一件事情。
在南岙國,人們的宗教意識,還是比較強烈的。
他們都有著各自的信仰。
而在全國各地,也有各色各樣的聖教組織。
像玄真道長曾經生活過的天嬰聖教,便屬於一個極有聲望,很有實力的一個組織。
正是因了各種教會組織眾多,便成立了一個稱之為《天齊聖教》的總壇組織。
這個總壇組織,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眾多的小教會組織統一起來。
平時,各個教會組織依然按照自己的信仰,各行其事。
但是一旦遇到大事後,便由總壇出面,進行統一調動,相互施於援手。
這個總壇的教主,以及核心人物,深受國民的擁戴,在民間,有著極高的威望。
老皇上,希望這個最小的兒子,長大後能夠成為,聖教組織中的重要成員。
那麼,當兩種勢力,全都集中在皇室人員手中後,尚家的江山便會更加穩固了。
小花匠的這位小叔父,如今也才剛滿二十三歲,比他的父皇小了整整二十五歲。
小叔父出生的時候,尚靜暄的父皇,當時還是東宮太子。
自打他去了總壇之後,再也沒有回過皇宮。
經年過去,皇室的人員,基本上都已經將他給遺忘了。
便是妙姬想到了他,也不敢帶人殺進聖壇,取走他的性命的。
聖壇的無上地位,連皇室也要懼它,讓它三分!
吟兒聽到這裡,不禁好奇地問了一個問題:既然在總壇過的好好的,緣何突然之間,要回到皇室呢?
小花匠回答她,據傳回來的情報,說是這位小叔父,雖然在總壇混了二十多年,但是,混得並不如意。
到目前為止,也只是教主身邊,一名負責生活起居的侍者。
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當年先皇送他進教會時,所寄與的那種期盼。
因為太過失望,加之對前途的渺茫,讓他認為,還不如回歸,為朝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再怎麼不濟,也是一位王爺的身份,應當不辜負屬於自己的那份榮華富貴才好嘛。
假如召武帝下臺之後,而他尚靜暄又不能成功洗白的話。
這個皇位,便會毫無懸唸的,落入康寧王的手中。
吟兒聽完小花匠的講述,很快陷入到沉思當中。
康寧王的為人是怎麼樣的,目前還沒有辦法,對他做出正確的判斷。
但他早不回歸,晚不回歸,偏生選在這個敏感的時候,離開聖教,打道回府,究竟打的什麼主意?
如今,南岙國在召武帝的統治下,國庫空虛;稅賦沉重;
南部水患橫行;北部旱災嚴重。
民眾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災民四處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