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愛卿可有良策,請議一議具體的解救方案。”
皇上看見臣子們一致同意出兵,便讓臣子們提出一個完美的解救的方案來。
“父皇,兒臣以為從皇都,直接調兵支援方為上上之策。
想那韋堯大將軍的營地,雖然相比皇都近了很多。
但是,假如我們此時,向他派出最快的神駒求援,在時間上是根本來不及的。
待神駒跑到西北大營,那得浪費多少天的時間啊?
而且,等傳令卒千難萬難的跑到之後,韋大將軍還得調兵,做戰前的準備,排兵布陣。
還要在路上急行軍幾日,方能到達葉陸的南部。
我們現在最耗不起的,便是時間啊!
那麼,同理,如果向緊鄰著葉陸郡的,其他郡縣發出求援,傳令卒依然需要在路上跑上好長的時間,這個時間上也是來不及的。
目前,只有讓二皇叔調動,城外東山營地的三十萬守城大軍,日夜兼程的趕去葉陸,方為上上之策。
當然,兒臣以為,二皇叔必須調動營中的精銳,做為先行軍,以日行千裡的速度,盡快趕到葉陸郡,才能及時的救下太子。”
皇上在聽二皇子講述的過程中,不斷地點頭認可。
福王爺也表示二殿下的方案可行。
皇上當即在堂上,便向福王下達了詔令:
“福王聽令,馬上集結東山大營的三十萬守城兵,即刻拔營,前往葉陸救駕。不得有誤!”
“喏,微臣立時開拔!”
福王領命後,朝著皇上行完一禮,便匆匆地前往東山大營,調動兵馬去了。
※※
經驗豐富的福王爺,很快集結好三十萬守城大軍,交給蔣副統領帶領。
自己則集結了上萬軍中的精銳,做為先頭部隊,朝著蒼雲國北部的葉陸郡,以日行千裡的速度,飛速推進。
爭分奪秒地,趕著去救太子於危難。
當蔣副統領率領的三十萬大軍,自東山開拔的時候,二皇子的心腹孫啟,正站在遠處的峰巒上,進行嚴密的監視。
當他看到最後一個陣營,也離開了東山營地之後,便遠遠地尾隨於他們,一直走出了幾十裡後,才放心地扭轉馬頭,回去向二皇子複命。
※※
皇上自打得知太子被困之後,整日心煩氣燥的,心緒十分的不穩定。
心浮氣燥如何能理性分析,做到靜心臨朝聽政呢?他便讓肖公公通知文武百官們,說他龍體有恙,需要靜養,短期內是無法上朝了。
假如有極其重要的事情,需要稟報的話,便到單獨找他,到後殿來議事。
雖說短期內,決定不上朝,但他還是一如既往地,留在昭德殿後廳的寢宮裡,批複著那些,永遠也批不完的奏摺。
待肖公公走出去殿堂,去向等待在朝堂上的官員們,傳令的時候。
皇上雖然身體不適,但偌大的一個國家,每天有多少政務需要他親自審批啊,便是病得再重,也得強撐著啊。
太子又不在,其他幾位皇子,從沒參與過監國之事。他們最多隻能在自己分管的事務上,拿出主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