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吟和沐卷柏沒等幾分鐘,便看見天空中,飛來了幾十名白衣飄飄的道士們。
鳳目疏眉的獨沽道長,一馬當先的停在了,佳吟和卷柏的面前,十分開心地同佳吟打起了招呼:“小師妹好!”
佳吟向他行了一禮,也客氣地向他問好:“師妹見過十二師兄!十二師兄別來無恙?”
“十二師兄有勞師妹掛懷,很好很好!感謝小師妹的慷慨相贈。小師妹此舉,可是為你十二師兄,解決了不少的後顧之憂啊!”
獨沽道長指著正在船上,忙著搬運物資的徒子徒孫們,告訴佳吟,近一段時間以來,虧得小師妹不斷差人,為山中送來物資。
他的這些弟子們,減少的田間山間的勞作,才省了不少的時間用來修煉。
如今,他們十二樓的弟子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再也不是以前那個,一遇到大比武,便排名倒數第一了。
他提到師傅有說過,小師妹願意送到物資,是小師妹的情誼。
但作為修道之人,還是應當發揚祖輩們,傳下來的優良傳統,武藝要精進,但自給自足的能力不能荒廢。
吟兒很是贊同師傅這番話,修道之人千年以來,都在傳承著半耕半修的良好傳統。這個傳統自然是不能丟棄的。
“所以,十二師兄,你也不必一直向小師妹表達謝意。師妹此舉全是為了報答咱們師傅,我們浣幽谷的全體道士們,都是在沾師傅的光而已。”
沐卷白嘴裡叼著一根茅草,對著十二師兄吊兒郎當地總結道。
“小師弟言之有理”。十二師兄,雖然是這山中的第一代弟子,但對於沐卷柏從來都不敢馬虎,畢竟師父老人家,將他當成親兒子一般疼著。
“師妹,物資的事情,交給十二師兄便可。我們還是先去見師傅老人家吧。”
卷柏感覺客套話也說過了,下貨的事情,與他和吟兒沒有多大的關系。便拉過兩只馬匹,開口催促吟兒道。
吟兒接過馬韁,拿出一壇茅臺原漿,扔給十二師兄。
吟兒知道,十二師兄唯一的嗜好,便是飲酒,而且是極好飲美酒。
十二師兄將酒壇接過來,高興的滿臉通紅:“還是小師妹懂事乖巧,竟然沒有忘記給師兄帶來佳釀。謝謝小師妹!”
吟兒用玩笑的口吻回道:“十二師兄不必稱謝。師傅在山中的一切生活起居,皆是師兄為之操勞的,小師妹感謝不盡啊!
師兄自號獨沽,自然是極愛美酒的。小師妹又豈敢相忘呢?不過呢,師兄有了好酒,切不可往往取酒還獨酌喲!”
十二師兄抱著酒壇,很是端嚴的回答:“小師妹說的極是,待他日師兄我親自下廚,做幾款拿手菜式,孝敬孝敬師傅他人家。”
卷柏一聽有好吃好喝的,便也興致勃勃地接過話頭來:“那便有勞十二師兄了,記得一切準備停當,不要忘記了小師弟和小師妹喲。”
“這個自然!”
卷柏說完,便同吟兒同時翻身上馬,催動馬兒駛出了碼頭。
走出碼頭之後,馬兒帶著他們,沿著綠樹夾道的蜿蜒山路,朝著山中一路上行。
吟兒當年同爺爺一起來的時候,便是走的這條山道。所以她知道,沿著此道一路上行,過了臨仙堡,再向上行個約千餘米,便到了浣幽谷的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