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僕二人正鬥嘴之間,打作坊裡一下子湧出來,一大群少女和少婦,她們走到佳吟身邊,親熱的團團將她圍了起來。
姑娘媳婦們只要聚焦在一起,就如同被人捅過的麻雀窩一般,一陣嘰唄喳喳,歡迎之聲不絕於耳。
這情形,熱鬧地讓我們的薛四小姐一陣恍惚,仔細看過去,不禁發出了感嘆:哎呀!這作坊招人的速度真是快啊。
猶記得在籌備期間,佳吟曾多次親自過來,指導她們紮絹花,畫圖樣,以及手把手教給她們一些繡花的特殊手法。
記得那時候,也才不過十多人嘛。
那時候,劉桂香因為孩子生病需要照顧,暫時沒來作坊。
不過呢,聽季柱介紹過,說這些人是劉桂香出面找來的,大部分都是南浦巷的煙花女子。
現在看起來,增加的這些人當中,應當都是好人家的女子,大約是想靠自己的努力,為家庭出一份力吧。
其中一名看起來,三十歲不到的清秀少婦,站在佳吟的面前:
“好心的小姐,還記得民婦吧?民婦是劉桂香,就是那夜從那歹徒手中救下來,並贈送銀兩的那個……。”
其實,以佳吟過目不忘的本領,她一出現,佳吟就已然認出了她。
女孩兒見她向自己發問,便抿唇一笑:“記得,記得,你一出現本小姐便一眼就已認出來了。”
“謝謝還小姐記得民婦。來呀,姐妹們,都過來感謝我們的恩人吧,就是這位薛四小姐,為我們出資辦的這個作坊。”
劉桂香的話音剛落,只見少女少婦們齊齊的跪了一地,大家都用滿懷感激之情的口吻同聲說道:
“奴婢們給恩人叩頭了!感謝薛四小姐的大恩大德!”
佳吟彎下腰,將劉桂香扶了起來後,朝大家擺了擺手道:
“大嫂大姐們,都起來吧!如今你們靠自己的本事賺錢養家,從此便可以昂首挺胸的做人了。”
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女接過佳吟的話:
“薛四小姐說的極是,就拿奴婢來說吧,父母重男輕女,總罵奴婢是陪錢貨,從來就不拿奴婢當人看。來作坊之前,奴婢連條像樣的褲子都沒得穿。每天還要做許多大人都吃力的體力活。
後來桂香姐見奴婢可憐,便叫來作坊做工。沒想到,奴婢現在一個月掙的銀兩,比全家人掙一年的還多。奴婢現在已經是父母最珍愛的寶貝了。這一切都拜薛四小姐所賜啊,奴婢真心感激您!”
“是啊,是啊,奴婢也一樣,感謝薛四小姐為奴婢們,提供了這麼好的機會!”
現場一下子變得人聲鼎沸起來,那群姑娘媳婦們,個個都忙不疊地,向佳吟表達著各自的感激之情。
“姐妹們,不用感謝,你們好好做工,為我們女孩子爭光,不再做一些令人不齒的事情,就是對本小姐最好的感謝了。桂香姐,請前面帶路,讓本小姐見識見識,你們大家的巧手。”
劉桂香趕緊做了個請的手式:“請小姐隨民婦來。”
當一朵朵足以亂真的絹花,一條條精緻漂亮的肚兜,和繡工極佳的手帕,呈現在佳吟面前時,女孩兒真心被這一雙雙巧手給折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