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在清風茶樓一間最隱秘的包間裡。
太子殿下、薛相和佳靖,正在等著工部尚書李可非的到來。
李可非平日在朝堂上,與太子一黨是敵對的關系。
這也是太子殿下,故意丟給朝堂所有人的障眼法。
大皇子和二皇子一脈,對李可非幾乎是不設防的。
並且有意拉攏他,進入到自己的陣營裡。
其實,私下裡,李可非利用這種障眼法,獲得了許多太子需要的情報。
而且,李可非對實事極為敏感,他對局勢的分析也十分獨到。
每每上給皇上的奏摺,總令皇上刮目相看。
所以,他在朝堂上是有相當的話語權的,他提出的政見,皇上多半會採納。
太子和佳靖從太學府返回後,並沒有隨毛祭酒去足浴城,而是連夜便去了薛相府。
三人在薛相的書房裡,商討了許多種方案。
最後敲定,由李可非出面向皇上進言。
就以那監管皇家礦山的魏大人,多日不到任為由,推薦大皇子接手礦山的管理。
因為這個位子自打魏大人,因貪腐進入調查之後,幾個月以來都虛位以待。
這個肥缺,不知道朝堂中有多少人在盯著。
大皇子和二皇子表現的最為急切。
他曾經多次讓徐廷尉出面,在皇上面前提出,礦山對朝廷的經濟十分的重要。
不可以長期無人監管。
為提防國家重要資源流失,必須馬上派出要員上任。
那麼,這個人非大皇子莫屬。
徐廷尉之所以強烈推薦大皇子,認為他是不二人選,是因為大皇子早年,參與過礦山的管理,有經驗。
便皇上一直圧著這個奏摺,沒有批複下來。
現在由李可非提出來,皇上一定會允諾的。
而且,太子早就在幾年前,就在各大金礦預埋了很多的暗樁。
這個富得流油的肥差,正是大皇子朝思幕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