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雪梅爭分奪秒,半月不到收編牧民、百姓3萬餘、口二十餘萬,得新附步騎兵4萬餘。
牽招、張合等即便再不解,也能猜到絕非劉雪梅一人能定奪,一定是貫徹劉備之決策。
必舉大事!
兩人作為冀州人,尤其是張合戶籍靠近幽州,天然對烏桓等少數民族有著天然的不信任。
“大王欲使此軍亂冀州乎?”
這四萬生力軍多半有馬,張合無法想象不去冀州能去哪。十分擔心這支缺乏軍紀的軍隊對冀州百姓燒殺搶掠,使他無顏面對父老鄉親,用警惕的目光盯著躍躍欲試的劉燾、劉雪梅。
牽招也有此擔心,不過他從小對劉備仰慕,長大後習慣服從和支援,並不會如同張合一般公開質疑。
“亂?兩軍相爭,何為亂!張校尉以為自己還是袁氏的校尉麼!”田豫等幽州將校,對張合露出譏笑
前後兩漢,幽涼並交等邊州人士處境相當惡劣,政治上被輕視,文化上被歧視,經濟上處於劣勢,就連為光武帝平定河北起決定作用的幽州突騎將帥也未獲得足夠政治地位為酬謝;就連盧植這樣出將入相的人物也屢屢被壓制,不得翩然翱翔,盡展才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究其原因,除了地域和文化上的歧視,最大原因乃是歷代皇帝、外戚、權臣莫不害怕邊州人與羌胡結合造成變亂,同時中原士人也未嘗不擔心能出將入相的邊州人在對軍隊有巨大影響力同時,對政治有巨大影響力,顯得他們無能
嫉妒,防備,限制,不公……幽州人對內郡人一肚子氣,尤其對長期把持三公的豫州袁氏十分不喜
可惜,在政治博弈中,生氣是沒用的,被壓制一方只能等待翻身的機會。
近些年首先獲得翻身之機的,乃是前後統帥涼州兵的皇甫嵩、董卓,他們軍的軍隊中包含了大批羌胡
中原世家的判斷毫無疑問有其道理
皇甫嵩忠於漢室,後進的董卓則把持中央政權,嚴酷壓制袁氏等傳統中原世家豪族,最終引發關東討董。
而劉備,看上去也要幹董卓相似之事——聯合烏桓鮮卑進入漢地!
張合心中懷疑、猶豫,但是萬萬不敢張口將劉備比作董卓,因為劉備姓“劉”,光武帝也用過烏桓之兵:“大王,諸君,昔日光武帝南下擊銅馬軍、王郎軍,的確依靠了烏桓突騎,可那個時候有大批漢軍以限制啊!”
“當年公孫瓚所帥3000胡騎援涼州,沒想到中途被張舉張純挑動譁變,引發了烏桓、鮮卑結合地方豪族對河北的數年蹂躪。而現在這4萬人中約三萬乃胡騎,又是同屬新附之軍,一旦變亂……”
作為親歷受害者,張合不敢想象將會給冀州造成多大傷害,多少年傷害,有多少家庭破碎,有多少人悲慘的死去!
牽招亦哽咽難言,好一會兒才用沙啞的聲音道:“若不能迅速消平袁紹,天下人只會留更多血。冀州人既然支援袁家這種亂臣賊子,就要有犧牲之覺悟!”
“哈,哈,哈……”
劉備笑道:“在你們眼中,本王就是這樣不擇手段之人嗎!”
攤開地圖,隨手畫了一個圈
疑惑,驚訝,頓悟,敬佩,仰慕……
面對眾人頓時精彩十二分的表情,敬仰十二分的目光,劉備淡淡一笑:“本王只做了一個漢人應做之事。”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