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急行到大隧,陳紀磨破了鞋,腳磨出泡,望著山下巍峨的大隧關發愁:“如此雄關,別說百來人,就是三五千人又豈能輕易攻下?”
“我又不傻”
魏延哈哈一笑。不強攻,而是帶著換了軍服的陳紀,大搖大擺返回兩關之間原駐地。
沿路透過層層關卡,衛士如同虛設,不僅不攔截魏延,還都向魏延打招呼,令陳紀吃驚於魏延影響力。
魏延隨後糾集幾個亦低是級軍官的朋友:“你們勿要聒噪。”又指著陳紀,“這是安東大將軍吳王劉備使者,陳紀校尉,兼淮西郡丞。”
哇!
喔!
天阿?
陳紀焉能到此?
即便之前魏延已要諸軍吏鎮定,也難免小小一陣騷動。
陳紀印綬都被呂蒙收走,拿出劉備那封信,證明身份:“大王就在信陽,觀諸君立功!”
諸軍吏都大喜
魏延咳嗽兩聲,待復又鴉雀無聲,才道:“陳君已經提拔我為軍侯,他說猛將張遼和他侄兒都尉陳到數萬大軍已在不遠,三日可到,要我們做內應獻關,必予厚報。”
陳紀沒想到魏延撒謊說陳到將數萬人就在三日外,急忙捂住臉,咳嗽兩聲,掩蓋自己失態:“尚需幾位出力。”
陳紀之前在袁術軍中也有名有姓的大官,他雖認不得這幾個小軍吏,幾個軍吏都彷彿見過他,至少也聽過名號,都大喜:“願效爪牙之勞,還請陳君多多提攜。”
陳紀:“好說好說,都是鄉里鄉親的自己人,只要拿下此關口,必有重賞!”
“諸位!”魏延大手一揮:“我尋思袁公已死,吳王收復汝南一統豫州只在數月,就是一統天下亦大有可能,乃是光武帝那樣的名主!
我等降將,若只做內應,無大功,亦難得信任,不若自取此關,以為投名狀!”
幾名軍吏都說好
陳紀嚇得心臟快跳出來,卻也只能強裝鎮定:“豪氣,佩服,佩服。”
陳紀以為魏延會選擇晚上發動偷襲,未想魏延低聲給這幾名低階軍吏吩咐一陣,直接當天白天就開幹
尋了一時機,點燃柴草,引守將譚奇出現,繼而當眾襲擊,殺掉守將譚懷及其親兵,舉著譚奇頭顱大吼:“吳王大將張飛、張遼、陳到已至,想死的來找我,不想死的或降或逃。”
袁軍眾人震撼於魏延的勇猛,驚訝疑惑,不敢上前。
這時關外幾聲炮響,接著是重重的擂鼓聲、喊殺聲,和突然出現的一些安東軍旗幟
袁軍眾人既驚訝又害怕,或者開啟南門,向南邊逃跑,或者丟棄武器投降。少數敢於反抗的,也被魏延弓弩刀矛一陣亂,殺散殺敗
陳紀目瞪口呆,沒想到勝得這麼容易:“或許袁公路與主將譚奇之死,使敵軍如驚弓之鳥吧?”
幾日後,陳到軍果然帥數千兵馬出現在大隧關北,原來張遼自領主力去攻擊厄冥、直轅,陳到得從父信使,心中擔憂,急忙來大隧關。
陳到見餘下的幾千袁氏殘兵,在陳紀、魏延治理下緊緊有條,讚歎不已
陳紀亦不由讚歎魏延料敵之準,用兵之能,遂令陳到守衛大隧,親自帶魏延去信陽報捷。
……
劉備在信陽得報,張遼正與章陵太守蒯越、黃射、呂蒙爭奪厄冥、直轅,戰事不利,頓感氣悶:“可惜了。蒯越動手真快,不愧劉表稱讚為智謀之士。”
隨行謀士龐統道:“蒯越有臼犯之謀,料事多中。
然正因其多謀,故亦知進退,既知大王在信陽,蒯越心無把握,絕不敢帥兵進犯中原。
大王若親臨厄冥前線,荊州兵必退。”
陳紀帶魏延來見,詳細說明奪得大隧關之事,稱魏延有將才,建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