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劉焉死,東州士被蜀人排斥,甘寧受劉表挑動,認劉璋黯弱,傾向本土豪族,守不住東州士之利益,遂與沈彌、婁發起兵響應劉表。
哪知道劉表麾下將士不中用,打不過駐守川東的老將嚴顏,進不得三峽。甘寧等缺乏援軍,戰敗,並被切斷後路,帥領剩下二千餘人,翻山越嶺,逃亡荊州。甘寧麾下只餘八百餘,被劉表安置在南陽。
劉表好名,用人喜世家豪族,甘寧家世不顯,更兼性格張揚,又是降將,不得劉表所重。
恰逢劉備援助陸康、意在江東,說服陸康使諸葛玄為使者,將廬江太守印綬送予劉表、黃祖,將劉表黃祖拉入與袁術爭奪廬江的戰場。
甘寧因此被派遣到黃祖麾下,在與劉勳、孫策作戰中屢立功勞。黃祖雖有賞賜,卻其本身只是一江夏太守,意在守業,給不了甘寧足夠的地位和尊重。
只幾年間,劉備領有江東,相形之下劉表、黃祖連一郡也未能開拓,荊州有識之士難免議論紛紛。
蹉跎數年,功業不立。甘寧常嘆日月之逾邁,念人生之幾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慮劉表終究不能成事,走通蘇飛門路,借作戰之機,帥部六百餘輕舟東下,黃祖追之不及。
他甘寧是什麼人,在蜀、荊都受過無窮白眼,為投明主不惜匍匐黃祖之下,豈會因一些庸人排擠而放棄大好前途!
古之大將,用兵於外,未有讒言不起於內者。外戚就外戚,反而能多謝信重,立功業,得富貴,方對得起跟自己輾轉幾千裡的幾百士卒。
甘寧眼中精光一閃
轉身就進了運糧而來的顧雍帳中,備上禮物,口稱州里人,厚著臉皮求教。
顧雍這才想起來甘寧錄入丹陽甘氏族譜,有陶家背書,只好幫著一起參詳破解之道。
顧雍與諸葛瑾等前往觀看,這才大呼“中計”
原來鐵鎖分成許多段,加上鐵錨或石頭,沉入河中,即便剪斷,也難以完全拔出。
甘寧倒吸一口涼氣:“未想袁術畏懼安東水軍若斯!”
……
南岸,袁術一行人亦觀北岸形勢
袁術:“安東水軍過於強大,與其鬥於水中,不若戰於陸地,方為揚長避短之策。這次,我終於勝了劉備一場!”
袁術之準備,比劉備想象中充分得多,也比甘寧、顧雍所觀察到的更加充分,楊弘、閻象等謀士盡皆讚歎
楊弘:“主公假作鐵鎖橫江,實際在淝水中多設木樁、石頭、沉船,誘敵來攻,我軍或用弓箭射之,或半渡而擊,以逸待勞,佔盡優勢。”
閻象:“正是,劉備便是剪斷鐵索,也弄不清水況,安東之樓船、鬥艦,也進不得芍陂!”
壽春東、北為東淝水、八公山,西為淮河,南有芍陂,若放任安東水軍長驅直入芍陂,壽春就成一坐孤城,袁術就成了甕中之鱉。
袁術也不傻,既然水軍不是對手,便乾脆把淝水等聯通淮河、芍陂之支流,盡數半塞住,只許小船來往。袁術佔據淮南數年,暗中施工不難。
麾下謀士又想出“鐵鎖橫江”之計,誘安東軍深入,並在淝水南北建設大量營寨,將壽春周邊武裝成刺蝟。
安東軍被擋在淝水以北,面對壽春、八公山兩大刺蝟,每前進一步,都需付出巨大傷亡。
夜深深,夢纏綿。
甘寧整夜無眠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