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萬一出,荀攸、邴原、任旐等親信舊臣都為之咂舌,其他人都為之心中打鼓,擔心劫持天子後二袁勢大,擔心安東這次不能獲勝。
議了一陣,也沒個對策
會後,徐繆渡著步子,連連搖頭道:“與天下為敵?錯!錯!錯!”
直把一些官員晃得臉色慘白。
很多人和徐繆一樣,認為之前投靠劉備,屬於大錯特錯,決定會議之後便與袁術、袁譚聯絡私通,以保富貴。
……
幾日後
荀攸來報:“各處駐軍截獲私通二袁書信上百,其中包括徐繆等大吏、陳禹等世家豪族魁首。”
只見書信中言辭之諂媚,恨不得做袁家孫子。
劉備看了,也是連連冷笑:“都留著,秋後有用。”
陶商問:“兄長,如今草木皆兵,局勢不容樂觀,當如何?”
魯肅卻道:“陶方伯多慮了。
其實當堂傳閱袁紹之表,乃是吳王之計,欲看眾人之忠奸爾。”
陶商:“可二袁百萬大軍,總做不得假!袁紹五十萬攻青兗,袁術三十萬攻徐州,總做不得假!”
魯肅:“袁紹父子一需討伐幽州公孫瓚,二需收買安撫幷州、邊地之南匈奴、烏桓鮮卑,三需與關中曹操一同應對董卓餘部、涼州羌胡。四需在兗州、青州與安東軍作戰。
可謂四面皆敵,河北關西眾使有五十萬兵又如何,最多能有一半二十五萬對兗州、青州,其中十萬運輸糧草,袁紹親帥十五萬以攻青、兗,吳王帥青州、安東之兵自可當之。
荊州距安東千里,劉璋、袁術與劉表向來不和睦,劉表便有兵二十萬,又豈會越過袁術之地以攻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更何況劉表與袁術素來有死怨,袁紹多次背盟而攻袁術,呂布輾轉反側不可信,袁術豈敢將三十萬兵來攻徐州?
我估計,袁術遣來之師,與之前幾次差不多,不過十萬。
交州路途遙遠,朱符初至其地,未必能得眾心,且交趾與會稽、臨海不止千里,瘴疫遍佈、毒蟲猛獸橫行,十萬之師怕是沒走到會稽就死了一半。”
“多謝子敬指點。”
陶商一喜,又一愁:“四面皆敵,吳王需北上抵擋袁紹。怕只怕徐州殘破,若無吳王親帥徐州之士,袁術十萬之眾,徐州亦處危險。”
荀攸暗歎了口氣,陶商,終究沒有其父陶謙的心性、軍事才幹與威信,做個和平之州的刺史沒問題,獨自面對大敵,不說也罷:“袁術之所以能保持現有威勢,不過依賴四世三公之家世。
可這些四世三公之祖先,已成冢中枯骨。
天下安定,二袁自然能憑其世資人脈,無需功勞,坐至三公。
今,天下大爭,彷彿秦末漢楚之爭,必盡天下之智、用天下之力以決。
袁術縱有兵十萬,但多次敗於安東,將領內心必怯懦,士卒多為新軍士氣低落、缺乏操練,不過是個樣子貨。有廣陵太守張翼德帥兵前驅,方伯為後繼,其能賴徐州何?”
陶商長舒口氣:還好,不用與袁術對陣,那可是把董卓打跑、屢次擊退曹操之人,玄德不怕,我卻不能不怕。至此方伯之位,全憑父親冢中未枯之骨,我出門前呼後擁、家中財貨無數、後院數房小妾,可不能輕易上戰場,萬一做了枯骨,大好徐州、億萬家財豈不都便宜我弟。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