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親近袁紹、曹操的外戚伏氏、琅琊王陰謀於內,蔡邕舉動曖昧,楊彪偷偷與袁術聯絡意圖不明
外有袁紹、袁術、呂布、曹操數十萬大軍圍攻
正可謂蕭薔之禍於內,大敵兵臨於外,內外皆憂患,危險之極
正在憂慮,忽聞將軍段煨派賈詡來見
“我之陳平來也”
劉備大喜,倒履相迎,大擺宴席,為賈詡接風,並破天荒把賈詡拉到主位一起就坐:“聽說段將軍有些顧慮?”
賈詡說:“先帝處罰太尉段熲,當今於董公之死有責任,關西人因此顧慮。”
劉備略加思考,當即令人寫下表章,給故太尉段熲平反,給其子孫恢復爵位,給段煨、賈詡增加封戶,以賈詡為軍師將軍。
賈詡見劉備當堂簽字、用印,派快馬送給皇帝,大喜,當即離席拜謝,而後道:“今,局勢艱難,然二袁有九敗,主公有九勝,二袁雖強,無能為也。
二袁繁禮多儀,上下不通;公平易近人,上下一心,此道勝一也。
二袁以逆動,兄弟亦爭權而不相容,實天下動亂之源;公奉天子以討不臣,此義勝二也。
後漢政失於寬,二袁以寬濟寬,故多叛亂;公治之以猛,而上下知法律明規矩,此治勝三也。
袁紹外寬內忌,袁術知賢不用,所任多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唯才所宜,五湖四海,此度勝四也。
袁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袁術輕進易退,動則多誤;公思慮深遠,步步為營,應變有度,此謀勝五也。
二袁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相容幷蓄,用人不拘出身、門類、不務虛名,功者賞、過者罰,賞多而罰少,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六也。
袁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袁術剛愎自用,不納士言;公使人各盡其力,州郡同心協力,此明勝七也。
二袁不辨非是,但憑強弱,唯論結果;公懲惡揚善,賞罰有道,此文勝八也。
二袁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將士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九也。
公有此九勝,敗二袁無難矣!”
劉備將荀攸的信遞給賈詡看:“智謀英俊之士,所見略同矣!”
賈詡見荀攸也有五勝五敗之說,當即高聲誦讀一遍,末了道:“公達高見,主公必勝二袁,興復漢室!”
眾人皆舉杯為慶:“主公必勝二袁,興復漢室!”
萬萬沒想到,恰好北風呼嘯,夾雜東南風,一陣亂吹,吹滅席中燈燭
侍衛又點燈燭,又被吹滅,關了門,第三次點,才點燃
眾人皆以為是不詳預兆,驚慌失色。
劉備面色不變:“我來自於幽州,以討伐鮮卑起家,娶烏桓女君為夫人,可謂北風,二袁汝南人,可謂南風。
北風壓倒南風,正意我當興也!”
又問賈詡:“北風起,大雨將臨,天氣驟然轉冷,賈軍師當如何教我?”
賈詡略一思考,笑道:“主公屯兵彭城這個戰略突出點、戰略支點不動,南可攻袁術,西可攻紀靈,北可援臧洪,想必早有定計,所待者唯天時、地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