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住董承之過錯,卻不往死裡打擊,就如抓住要害,拿捏皇帝投鼠忌器,不敢動彈,不能不做出讓步!
皇帝很快就使傅幹、甄豫來傳達善意,也表示死保董承決心!
劉備便約劉協再次見面,這一次沒有董承做梗,“叔侄”二人相談甚歡。
劉備“陛下可知為何連楊彪、傅幹這些關西人也不為董承說話?”
劉協心想還不是你淫賊所至於:“朕實在不解,願聞其詳!”
劉備:“惟賢惟德惟功績可以服人心!
論德,楊彪四世三公,向有清名,即使以董卓、李傕、郭汜之肆無忌憚,亦要敬其三分。
論賢,蔡公,賈詡,劉艾皆出其右,即使傅幹名聲不顯,亦遠勝之矣!
論功,張濟、段煨、楊奉、老臣等救陛下於水深火熱之中。
董承僅因外戚就妄圖操縱朝政,天下人豈能心服?”
“惟賢惟德惟功績可以服人心,大善!”劉協連連點頭,見劉備說得口乾,便親自倒茶。
劉備:“老臣為陛下之叔,說這一席話,也堪受陛下一杯清茶。”
躲在床下的董承踢了一腳床腳,疼得、氣得雙眼噴火。
傅幹:“咦,什麼聲音?”
劉協:“沒什麼,或許是老鼠。”
劉備心知床下有人,也不揭破:“日月之行,四季變化,不因人而改。
江河向東,水之歸下,不因人而改。
民心思安,分久必合,不因人而改…
萬物皆有其性,士民皆有其心,故仁者施其德,智者竭其謀,勇者盡其力,亦所有求。”
劉協:“所求者何?”
劉備:“或行其志,或得其利,或圖其名,或富貴其家!袁紹、袁術之輩所謀者亦昌盛其族,劉表、李傕者安其地,楊奉、張燕逍遙山林…
願陛下敬長者,重德行,尊有功,親賢能,遠小人…居中持正,無慾無求,方為行王道,才能得士心,順民意,安百姓…”
這一次見面,只是一次非正式“召見”,劉備看似喋喋不休,說的話雲裡霧裡,不知所言。
每一句、每個詞,卻皆有底稿、腹稿。
實際給劉協劃出皇帝大道,以及安東的一部分底線。
皇帝也自然提出要求,首要一個就是保證董承等一幫親近之臣的地位,其次是兵權和親政之權
劉備即微微一退,承諾保留董承衛將軍之職和兵權,作為交換條件,在後續人事安排中,皇帝就大大降低主動權、話語權…
江河流不住,大河東去也,換了人間
順著黃河直下,還只在兗州地界,幾方就達成協議:
蔡邕為太傅,位列上公!
楊彪為司徒,盧植做司空
甄儼為司隸
劉備封太尉、太子少傅、安東大將軍,齊侯!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