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朗:“就在雒陽。”
在見到劉朗取出的一份信後,徐榮的一絲猶豫徹底消失,激動地說:“本以為必死之局,沒想到有劉刺史卻拿出大批錢糧向李傕換我。如此大恩,必肝腦塗地以報!”
劉朗:“玄德原話‘得徐將軍一人,勝過千軍萬馬’!今日就帶著你的部下,向東去吧!”
徐榮:“不,現在我不能走!”
劉朗:“不走就來不及了!北有袁紹曹操,南有劉岱張邈,玄德不可能停留雒陽過久。”
徐榮:“長安傳聞劉青州喜歡蔡中郎將兩個女兒,我無功於劉青州,當救出蔡中郎將以為報答。我在長安活動比李傕等涼州人更容易。”
。。。
徐榮敗退回長安,向王允稟告:“屬下無能,胡軫臨戰叛亂,以至於眾軍潰退。”
王允大怒:“敗了就是敗了,押下去問斬!”
黃琬、鍾繇等皆勸告:“用人之際而斬大將,不可!”
士孫瑞:“胡軫叛亂,此敗非徐榮之過!”
王允這才同意徐榮戴罪立功,並急匆匆請皇甫嵩出山。
皇甫嵩已經不在長安城中,回望壯麗的古城,長嘆一聲:“城外兵勢已成,人心已齊,一不做二不休,便是我曾做過不少人的故主,也無法更改。”
李傕、郭汜趕到長安城下,已聚合胡軫、楊定、張濟、樊稠、李蒙、馬騰、韓遂等十餘萬之眾。
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攻而不克。後由城內叛變士兵引導涼州軍入城,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兵敗,僅率百餘騎出逃。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
王允被俘虜後依然嘴硬:“你等亂漢,必然成為大漢的罪人,定在歷史的恥辱架上!”
賈詡:“恰恰相反,涼州人口不過四十萬,女多男少,壯丁不過十餘萬,還有數郡在馬騰、韓遂麾下。難道絕大多數涼州男人都是罪犯?
這是萬民的憤怒!”
王允:“你們涼州人,都不可信,段熲一個阿臾宦官,董卓一個亂朝政,胡軫、楊定毫無廉恥之心。皇甫嵩更是以保身為要,無為國之心!”
賈詡:“就算董公有罪,我等涼州十萬男子又有何辜?如果你能早早任用皇甫公,將查抄郿塢的錢糧拿出少許做遣散費,我等豈會引兵相向?
你的末路,因你自身的偏執、狹隘導致,但凡你有一點寬容之心,絕不會走到如此地步!”
王允仰頭看天:“本公沒錯!”
。。。
王允死後,賈詡為左馮翊,李傕等人想封賈詡為為侯
“這是保命的計謀,哪有什麼功勞?要不是王允屢出昏招,此計亦無用。”賈詡堅決不受。
李傕:“卿為尚書僕射,即尚書令之副,統領尚書檯!”
賈詡:“尚書僕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麼名望,難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麼好處?”
李傕:“我等涼州人中,除了卿和李儒,沒有其他可以信任的文士,六曹尚書之中,吏曹為重,那你就掌管選拔人才吧!”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