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起 > 第398章 消失的界橋之戰

第398章 消失的界橋之戰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極品太子爺 有個妹妹叫貂蟬 史上最強軍師 金牌縣令 寒門敗類 我在西晉送饅頭 山賊的自我修養 戰爭服務公司 將白 三國我為皇 大梁貴婿 絕世寵臣 大唐皇爺 民國之國術宗師 帝國狂夫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漢起 武帝李智 我成了反派城主心腹 寒門狂婿

二桃三士之計雖沒在公孫瓚、甄儼處取得成果,領青州刺史臧洪卻一反靜默常態,集中兵力反攻齊國樂安,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圍攻冀州只能推後。

袁紹又給領河內太守焦和塞了不少之前韓馥的老人,借張楊之手,排斥打擊異己。

焦和憤恨袁紹免其刺史之位,可名義上刺史到郡守並不能算貶斥,反而是提拔。因為刺史六百石,郡守二千石。雖焦和上任時也和韓馥一樣以兩千石任郡守,可自從起兵會盟,名義上就被董卓削為六百石,之後劉備任青州刺史,焦和已被免職。焦和當然從來不承認,依然給自己發二千石,別人卻以為他是六百石,使他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焦和撫摸著河內太守印綬,雖然這官職是袁紹所表拜,印綬卻是實打實的真貨,乃王匡死後所留:“為父這一去,不知禍福,要是兵敗身死,你就與你母親帶此印綬南下揚州躲避,投靠你家。你從兄焦觸則帶餘部歸向盟主報喪!”

“父親,何至於此?袁盟主寬宏得人,必不讓父親赴死。”

焦和:“知人知面不知心,盟主知為父不善軍事,卻放到河內這個冀州、幷州、司隸、兗州交界處任職,周邊虎狼環繞,豈能善始善終?

陳留太守張邈仁厚長者,你可去投他,而後買船順汴水南下。”

“父親,孩兒不離開,孩兒要在父親跟前盡孝!”

焦和眼光越發柔和:“走吧,中原之亂,十年內未必停歇,你尚未成年,留下來也幫不上忙。你從兄在河北,你就必須南下,焦家總可延續下去!”

。。。

大出袁紹意料,公孫瓚與渤海太守甄儼鬥而不破,之後共追黃巾軍於河間、渤海南,一同進入清河國,威脅鉅鹿郡。

代價是甄儼苦笑著承諾了十萬石糧食,並立即支付其中五萬給公孫瓚。

由於劉備回青州前反覆勸說,公孫瓚的隊伍開向清河國後,並未前進到廣宗發動界橋之戰,而是擊潰袁紹前鋒清河太守部和文丑部,劫掠數縣府庫、糧食後,掉轉頭北上,進入安平國,而後繼續北上至河間,圍攻河間國郡治樂成。

公孫瓚的隊伍中有近萬騎兵,機動力遠在袁紹軍之上,袁紹軍主力只能跟在後面吃灰,就連斥候都難以靠近。

公孫瓚的北上完全出人意料,既騙過了袁紹,也騙過了清河國相,因此較快佔領了樂成,之後不急於南下,而是派出騎兵干擾中山、常山與魏郡之間聯絡,再利用滹沱河、漳水、清水等天然屏障,將中山國牢牢抓住手中。

鞠義既沒有足夠騎兵,不斷追擊也拉長了運輸線路,不斷遭受公孫瓚部下騎兵襲擊。鞠義根本無法發動一場大戰,後勤也難以保障,只能怏怏而退。

歷史在此處悄然轉折,影響深遠的界橋之戰就這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常山趙浮將本郡兵求見,公孫瓚說:“聽說貴州人皆願投靠袁氏,君何獨迷而能反乎?”

趙浮說:“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公孫瓚剛笑了兩聲,突然呆住了,轉而自嘲:“仁政?你是說劉虞還是劉備?莫非以為本將軍只懂得打仗?”

趙浮不卑不亢:“屬下不敢。”

不敢?

公孫瓚心想不敢就是確有其心罷,大家子弟,心思恁多,果不可靠!

待到趙浮退下去,公孫瓚問計於一旁的謀士關靖:“中山、常山之人雖然來投,並非歸心,如何是好?”

關靖:“將軍可手書一封予黑山張燕,許諾割讓常山郡、趙郡,併力攻擊袁紹。”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