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赦免他,給他一個大郡守當,袁紹免了罪,就不會造成大禍患。”
董卓深以為然,於是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邟鄉侯。
。。
幾天後,
劉備到左中郎將府邸拜會蔡邕:“孔融確實反對董公廢帝,董公也因此將之疏遠,在內用面貌恭敬、內心懷二的荀爽、何顒等人,在外任命袁紹、袁術等人其實並不明智。”
蔡邕:“你怎麼能背後說人家壞話?董公是為了向天下人展現他的胸懷和大度。”
劉備:“孔融之兄雖因為黨錮而死,孔融本身卻不是黨人,而是支援皇權的愚忠之士,這種人嘴巴上說的兇,換了皇帝,一樣忠誠於朝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袁紹、袁術不同,他們四世三公,本來官職地位在董公之上,三公指日可待,怎麼會滿足一個郡守呢?
董公給竇武陳蕃平反,一部分黨人或許會投效董公,卻也打破了黨人執政的未來,袁紹數千宦官都敢殺,所謀者大,又豈會因小利向董公低頭?”
蔡邕大驚失色,立即將之轉述給董卓。
董卓:“糟糕,詔書已經派出五天了,如之奈何?”
蔡邕:“劉備與袁紹曾在何進面前爭寵,後劉備支援廢立,兩人矛盾由來已久,劉備的話不可全信。明公可以再發一詔,遷袁紹為一小郡太守,看他有什麼反應,既可以觀其心志,又可防患未然。”
董卓:“妙計!袁紹不可能五天就能把渤海抓在手裡,可用什麼理由呢?”
蔡邕:“韓馥是袁門故吏,又是豫州潁川人,與袁紹的汝南是臨郡,韓馥既為冀州刺史,袁紹當然不能在冀州為太守!”
董卓:“你不是也反對三互法之類的迴避制度?”
蔡邕:“三互法太過繁瑣應當廢除,但互相迴避必不可少,否則州郡交通,一亂就一州皆亂!”
董卓拍著腦袋怒道:“周毖、伍瓊兩個滾蛋出的餿主意!要出了亂子,我一定要他們的腦袋!
以你看來,哪個郡合適?”
蔡邕:“兗州濟北國最小,青州各郡黃巾肆虐也不錯。”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