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奕:“都說山太多,平原太少!”
浙江南部和福建山多,後世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東漢時期,許多沿海衝擊平原面積比後世更小,田竟然不到一分。
劉備:“你們不相信本侯?”
徐奕:“諸葛兄並非不信,而是百姓短視,只看眼前,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劉備爬上一塊高地,對圍攏過來流民代表說:“本侯從來沒說過都安置在這裡,大部分人的未來,在夷州!”
流民竊竊私語:
哪裡有夷州?
夷州就是個傳說!
別被大魚怪獸吃了!
“諸位。”劉洪清了清嗓子:“大洋之中,確有夷州夷洲),又稱大琉球,在章安、永寧東南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常綠,中間是山,眾山夷所居,乃越王之後。山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各自為政,人民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
其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乃是一塊寶地。”
作為會稽東部都尉和大科學家,劉洪說的話有著絕對的權威和信服力。
劉洪當即找到幾個去過夷州的漁民、商人,給大家解說,又拿出夷洲特產,總算說服了流民。
。。。
可又出現了更大的問題:夷州存在沒問題,路程方位卻眾說紛紜,有人說十幾天可到,也有說二十幾天。最大的問題是誰也說不清楚“東南”是東多少,南多少?
萬一錯過了夷州,到了琉球、日本、呂宋還好,開到浩瀚太平洋裡,就只有渴死、餓死!
臺灣海峽的洋流,整體是南北流向,如果在航行時候測量不好方位,保持不好航向,就不可能順利到達夷洲。即使偶然到了,因為洋流流速變化,也根本無法重複這一過程,形成穩定的航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可重複,也是漢末三國就有漢人前往臺灣,卻直到宋代才納入官府管轄的重要原因,航行太過困難,稍不注意,就會進入寬廣的太平洋!而太平洋,從來就跟他名字不符,從來就不太平,乃是一個孕育颶風的大洋。
劉備、劉洪商量一整天,決定同時派出12艘船,兩兩一組,每船50人,滿載一個半月水和糧食,分別從永寧、東冶、東安鄉出發。永寧溫州)出發之船,二向南偏向東45度,二向正南;從東冶侯官,即福州)出發之船,二向正東,二向東偏向南45度;從東安鄉泉州)出發之船,亦二向正東、二向東南45度,。
此法能夠擴大覆蓋面,保證一定有船能夠順利到達夷洲,並且測出夷洲相對於大陸各縣的方位!
每2艘船,都配備一名熟練掌握經度、星空測量的劉洪學生做導航員,每船皆高薪招聘去過夷洲之嚮導。
離別時,劉備語重心長地說:“諸位都是敢向大海搏鬥,為生民請命,為大漢開疆拓土的勇士!除了一千錢安家費,除了歸來的功賞錢,我只能給大家承諾兩點:
其一,找到夷洲,或者其他大島的船,每人賜地一百大畝!船長、導航員、嚮導五百大畝!
其二,以發現島嶼大小為功,依次任命為鄉有秩、遊繳、亭長、里正。要是誰能發現長、寬數百里的大島,我與東部都尉劉洪)保舉他做縣長,賜田一千大畝!”
“北風呼嘯,去時快,回來慢。以離開大陸10天為界,要是10天都找不到大島,必須返航,安全第一,切記,切記!”
先進的天文、航海技術,以探索夷洲為初衷設立的安家費、賞田、賜官、撫卹等一系列鼓動機制,能否催生東方世界大航海時代來臨?
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