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貧瘠了!這就是君侯說的最大的平原嗎?”昌霸一把推開房門帶著滿臉的怒氣。
管承緊跟而入,將他擋住:“君侯有客人,不要胡來!”
昌霸質問道“在東萊時,君侯讓我宣傳海之東有美地,裹著數萬流民至此。可實際上山嶺縱橫,只有泰山和東萊的平原比這少吧。”
管承:“放尊重點!你是跟靜海侯、東萊太守在說話。”
劉備並未有一點怒火,拍著昌霸的肩膀,和顏悅色地說:“青州平坦,沃野數百里,可惜流民四起、海侵洪災,糧食缺乏,如今在黃海之東找到大批糧食、平整的土地,流民們就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非常不易!”
昌霸:“君侯說的,霸不是不清楚。只是除了土地貧瘠,此地遠離家鄉數百里,即使霸願意,時間長了,流民們思鄉情怯,怕也不願長居!”
管承:“昌霸倒沒有胡說,在分配土地過程中就發現流民寧可分到靠近海邊的貧瘠沙地、沼澤溼地,也不願意到深入半島耕作過的富庶熟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管寧冷眼旁觀:“君侯,看來流民們一開始就沒打算待多久,只是想著暫時避難,待青州亂混止立即返鄉!”
這也是劉備最擔心的!
劉備的大腦飛快轉動,搜尋前世知道的歷史: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討董候,中原大亂,樂浪郡歸於公孫氏,青州、幽州、冀州的流民,透過廟島群島和遼西走廊大批逃亡遼東,公孫度、公孫康因此人口百萬,帶甲十萬,西拒袁紹、曹操,東伐高句麗,南開帶方郡,稱霸東北。到司馬懿討伐遼東時,公孫淵卻只有步騎約五萬,另外五萬到哪裡去了?
莫非都回中原了?
一定是這樣!
想到此處,劉備心中就有著明悟:朝鮮半島遠在海外,遠比中原貧瘠,且時刻面臨山中侵擾,屯田、移民到此的中原百姓但有一點自主選擇權力,就不願意留此既不富饒、也不安全之地。
且半島西低、東高,漢人佔據西部平原,半島原住民就退走太白山以東,難以進剿;中原混亂,半島原住民則下山爭奪西部平原。佔據富庶平原之人,只想著守住平原,退往山中貧瘠之地的,則無時無刻不想著留著蜜汁的富饒平原,攻守之勢,明矣!
不斷的戰爭,從漢人踏上半島一開始就註定!
劉備斬釘截鐵的說:“郡縣不可取,屯田亦不可取!”
管承、昌霸半響摸不到頭腦,不屯田又能怎樣,難道把地直接送給流民?
管寧道:“君侯剛才問是否願意管理漢城,屬下的回答是,不願意。但是,屬下願意管理更靠近夷狄之縣!
孔子說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
寧不同意!
昔日,周不過百里之地,而能統一天下,立周禮於中原,楚不過丹陽而能合併長江、淮河兩岸諸荊夷、淮夷。可見只要善加經營,經過一代一代人之努力,夷狄之地也能成為華夏!
寧就來做第一世之先民!披荊斬棘,宣揚教化,數世之後,雖華夏入夷狄,必華夏之!”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