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年前,劉虞為幽州刺史,劉備還是翩翩少年、郡掾屬一個,當時,劉虞完全把劉備當小輩看待,已經發現劉備擁有與年齡不符的老練、銳利、鋒芒,感慨一句:後生可畏。
如今,劉虞歷任清河郡守、宗正等職務,以九卿身份出為幽州牧,幽州二百萬人都要尊稱一聲“方伯”。
劉虞捫心自問,自己作為妥妥地三公候選人、帝國排名前二十最有權勢之人,養氣功夫早已爐火純青,本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沒想到在面對劉備的指責、質問時,卻完全無法保持平日的鎮定與從容,以至於步步退讓,簽訂城下之盟,做出不少無奈承諾。
“看來我真是不善兵事!”劉虞知道這才是根本,暗自下定決心苦讀兵法,操練撫慰士卒,定要把短板補齊。
“‘剿撫並用,以撫為主’八個字是給皇帝陛下、四府上報的國策!可要是沒了剿,烏桓、鮮卑就不會敬畏,撫就無從實施,答應劉備的條件也是為了北國大局啊。”劉虞安慰自己道。
。。。
只一日,劉備對劉虞的責難,劉虞的退讓就傳開了,宣傳者正是劉備自己。
在幽州諸商人、豪族舉行的洗塵宴上,卜數師劉緯臺經營著大量酒家、商鋪和娛樂場所,興奮地說:“早就看劉虞不順眼,幾個月救伯珪不出,如今他放了指揮權、許了士卒,我已經卜了一卦,胡騎校尉一定能救伯圭出來。”
布匹衣服商人李移子恨恨不平:“劉虞喜歡任用世家弟子,總是說世家弟子可靠。咱們寒家弟子為他出錢出力,沙場捐軀,輪到提拔任官,卻與毫無功勞只有家世之人同等任用,太不公平!”
樂何當販賣食鹽:“薊縣商業稅收得太重,尤其是重課酒、鹽、鐵,有殺雞取卵之嫌,這幾年我們已經把重心移到靜海。
現下有一個大問題,靜海交易日益繁榮,銅錢不夠,出現了錢荒!”
劉備笑道:“錢都被你們賺走了,如何不錢荒。”
李定說:“這個事還真不是這樣,按照你的要求,平日我們經常修橋鋪路,每逢災害則賑濟災民,絕不做殺雞取卵之事。”
玉石、礦石商人陽雍補充道:“錢荒主要有兩種,“一小一大”。
'小'指零售時不足一文的貨品沒法兌換,'大'是批發貿易中銅錢沉重而不足,黃金品質不高、數量不夠多。”
四十到八十錢文錢可買一石米,一文錢實際上是個相當大的單位,這就導致出現了一文錢兩碗麵,一文錢數個果子的交易,不利民間的零售貿易。
一文五銖錢重約4克,250錢約一公斤,1萬錢就是40公斤!這些大商人誰家不是千萬錢以上的家財,幾十匹馬得上百萬錢,數頓重,十分不方便。
西漢到東漢,因為厚葬之風氣,也因為製作項鍊、耳垂等金飾、金器,還因黃金的儲值職能,市場上流通的黃金越來越少。
物以稀為貴,買漲不買跌,黃巾流通越少,富豪就越喜歡儲存黃金。先秦時,形容富豪的往往用千金之家、一擲千金,到了東漢,轉變為家財千萬、家資巨億,先秦、西漢黃金本位,退化為東漢的銅錢本位。
劉備略微盤算就有了想法:“諸位可以都加入劉氏錢莊,統一製作鐵錢,方便零售貿易。至於批發,諸位也可將錢暫時存入錢莊,錢莊以信用做擔保製作金券,先在固定的幾個城市範圍內流通、兌換黃金,之後慢慢擴大範圍。”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