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歡歡喜喜前來送別,就像還特地多給劉備兩個月軍餉:“終於把這群瘟神送走了!”
上了路,劉備才發現張遼部騎兵的異樣。
這三百騎,包括張遼在內,多數是中小富家的二寶、三寶,或者邊地遊俠,能躺著,絕不坐,能騎馬,絕對不步行,能坐著絕不站著,極為懶散。軍紀鬆散,時不時偷雞摸狗烤著吃,把沿路百姓弄得雞犬不寧,常常有當地豪紳找到劉備,哭著吼著要賠他們家的羊犬雞。
二寶們個個大手大腳,消費意識超前,如剛領了一百餉錢,二、三日時間就能花掉大半,喝酒吃肉賭博嫖女,被其他部隊當做敗家子。
劉備氣得牙癢癢的:“怪不得袁紹想方設法把這些人丟給我。”
當然二寶騎兵們也有不少優點:其一,最大的優點就是聽話、聰敏,或許是在家中被父兄管理慣了,這些二寶、三寶們稍加鞭策就能服從命令,當然缺點也很明顯,指揮官稍微放鬆,他們會重新變得散漫,登鼻子上眼。
其二,二寶騎兵們大多很講義氣,也也很熱血衝動,只要能厚養士卒和更好的鼓動,他們願意為之赴湯蹈火。
其三,劉備在雁門郡留下不小名聲,讓騎兵們佩服之極,都願意為之效力。
其四,二寶們能夠將透過層層篩選,進入待遇較好的西園軍,個個身體素質、個人戰力皆不俗,用好了是支不弱的力量,用不好,則會在戰場上率先逃跑。
。。。
張遼只比劉備小几歲,劉備實在受不了他叫叔父,堅決制止。
張遼變身迷弟,一路上嘰嘰喳喳不停:“聽說大人曾謀劃刺殺檀石槐,分裂草原胡人,刻石於塞外。下官對大人的佩服如滔滔黃河,連綿不絕,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大人儘管吩咐,大人指哪裡,下官就打哪!
不是誇口,下官馬上功夫在雁門郡罕有敵手,不弱於匈奴、鮮卑人,定能保大人得勝歸來。”
在河東匯合董卓,於夫羅各數千人,加上河東郡兵,共一萬五千餘人,浩浩蕩蕩開向西河郡匈奴左部聚集地。
數十年前,匈奴出現分裂,左部從鄂爾多斯高原、偏關附近一路南下,逃到了西河郡現在的郡治離石附近,並在此建立了左國城。左國城本戰國城邑,大漢皋狼縣城,大漢考慮到西河郡地廣人稀,就將漢人百姓遷移走,將該地留給匈奴人。左國城背靠東部大山,面向北川河水,依山就勢,構築城垣,東、南、北三面環崗而築,東城牆沿山脊線而建,內外雙城,防守相當嚴密。
西河太守是老熟人、冀州名士崔州平,對匈奴的叛亂十分頭疼,對董卓、劉備、於夫羅的到來十分高興。
董卓的策略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幹!帶著全部人馬,前往離以北的左國城挑戰。
守衛此處的是須卜骨都侯從子,須卜安谷澤,性格亦暴躁,當即就率領盡兩萬匈奴人與董卓鬥起來。
左國城附近地勢並不平坦,相對有些狹窄,匈奴騎兵發揮不了全部作用,反倒是漢軍的車輛、步兵、弓弩聯合作戰威力巨大。漢軍步步緊逼,須卜家步步後退。
一戰下來,漢軍斬殺千餘人,須卜安谷澤帥兵逃回左國城,固守。
劉備建議後,董卓屯兵於正面,而劉備去卑翻山越嶺,以熟悉道路的去卑和富有衝勁的張遼部二寶騎兵為前鋒,進入左國城北面,擊敗守在這裡的須卜家部眾,掠奪牛羊,解救被囚禁被控制的匈奴左部牧民。
見四處火起,人馬潰散,須卜安谷澤這才知道大勢已去,急忙派人向叔父須卜骨都侯請求援軍。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