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大加讚揚,當即給其十金。
楊紹一分一文都不留,全部購買豬羊、糧食、布匹,賞賜給士卒,並且主動要求帶路前往隴山谷道東口。
汧陽以西行50裡,就是隴關東口。
不身在其中,不知道隴關段的道險峻,兩邊是巍峨高山,夾一道,道寬近五十米,沿路一個個堡塢、驛站早已經廢棄。
隴山內的古道整體呈現“凹”字形,乃是易守難攻之地,穿行山谷約60裡至關山上的馬鹿,西北行20裡經過隴關大震關)至西口。
在西口分叉,西北經過隴縣張家川縣)、略陽,再南下到達漢陽郡天水郡)。或向南沿著清水、上邽,也可以到達漢陽郡冀縣,形成了絲綢之路過境天水的南北兩線。
。。。
剛到達谷東口,就聽到騎兵來報,小股叛軍來了,正攻打隴山東谷口。
楊紹立即請戰:“都尉大人,只要給屬下1000人,我就可以守住東谷口,不讓涼州叛軍進入關中。”
“好!”
劉備正要看楊紹本事,於是令張飛、張繡帶200騎兵前往救援。生力軍的加入,使得叛軍不敵逃竄。
楊紹身先士卒,前往追敵,斬殺不少敵兵。
劉備就是一喜:“莫非又得以良將!”
不一會,傳令兵來報,楊紹追敵過快,被埋伏在兩邊山坡上的叛軍射傷馬兒,陷入重圍。張飛、張繡奮力營救,損傷不少士卒才將楊紹救回來。
劉備心中嘆息,看來楊紹還遠遠不夠能臣、驍將之標準,想隨便撿到寶,絕非容易。
。。。
耿紀見楊紹失敗,連連搖頭:“看來守住隴關穀道東口,對防守西側來敵並沒有想象中用處那麼大。”
劉備:“你不是勸我死守隴關麼?”
耿紀:“原本我是這樣想的,可這一戰下來,讓我認清了現實。
隴山道中間高於東、西,隴西地勢又高於隴東,從穀道中部向東是很明顯的下坡,站在中部的山坡上,可以很容易的看清東面關口。
因此東谷口遠遠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這也是大震關設在西段的原因。”
換句話說,即使劉備堵住東谷口,因為隴西地勢較高,涼州叛軍也能比較容易地從山坡、山嶺上翻越而過,源源不斷的攻擊劉備側翼、背後。
劉備:“沒想到你比楊紹還更加熟悉隴關地理。”
幾年前,涼州叛軍李文侯、北宮伯玉、韓遂等諸將等人也明顯清楚這一點,早早將大震關和沿途堡壘、驛站拆除、燒燬。
之後,故太尉張溫在派周慎、董卓入涼州的幾個月的時間裡,並沒有及時完成整修關卡、屯駐重兵的工作。
張溫明顯沒有預料到漢陽、隴西兩郡的迅速失守,沿途守軍的望風披靡,更沒有及時派出重兵守衛隴關古道。接替他的崔烈則對西北地理缺乏足夠的認識。
而王國、韓遂、馬騰行動非常迅速,在殺死傅燮,攻克漢陽郡之後,堅決派出數千人屯守大震關到隴關穀道中部一帶,在張溫發現錯誤,想要更證時候已經晚了。使得劉備早早失了地利,難有作為。
劉備一刀砍斷旁邊一顆樹,怒髮衝冠:“如果我有一萬人,絕對不讓叛軍踏入關中半步。張溫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