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所願,不敢請耳。”關壽當即再拜,“畢竟張塞尉提拔我做伍長,到不知如何給他說。”
。。。
回定襄的路上,丁原發現劉備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沒有什麼羨慕和嫉妒,竟然是,憐憫。
他哪知道劉備正在猶豫,要不要提醒他,以後會死在呂布之手。
劉備猶豫了很久,畢竟不忍之心佔據上風:“丁兄,我看呂布勇猛如霸王項羽,常居邊塞,不懂中原禮法,非久居人下者也。容易為利益所動,怕有反噬之禍,丁兄且小心些。”
“你胡說什麼!見我手下勇猛,卻來離間,哪有好心?定是想將之挖角!”丁原果然怒氣衝衝,對於劉備沒有好眼色。
也難怪丁原多心,一路上劉備對呂布頗為關心,就連烤好的肉,給丁原送一份的同時也給呂布送一份。
丁原哪裡肯接受與隊帥一般的待遇?更受不了黃鼠狼給雞拜年。氣呼呼不吃。親衛們捨不得浪費,拿去分吃了,沒有不說味道好的。
。。。
熹平六年一月末。
護匈奴中郎將臧旻,協南匈奴單于屠特若屍逐就,領漢兵、南匈奴兵萬人,過黃河,經定襄郡,匯合定襄太守,與鮮卑和連部盡萬騎兵,戰於平成之西的呂梁山十里河谷口雲岡。
史稱雲岡之戰。
鮮卑以騎兵自兩翼衝突漢陣,漢軍以強弩射之,三衝而不動。
臧旻令從事丁原帶呂布等2000騎自左翼逆擊之,從事劉備領典韋、祁濟、韓當、關壽等2000騎從右翼逆擊之。谷口並不平整,鮮卑弓騎機動性受到限制,未能盡情發揮騎射之術,為漢軍所衝散,四散奔走,向平城逃竄。
漢軍斬首千餘級。
丁原、呂布乘勝追擊,帶千餘騎兵,追亡逐北,深入二十里,至平成外,為鮮卑所圍。呂布長戟飛舞,左右馳射,殺敵數十,助丁原破圍而出。戰後呂布武勇聞名於幷州北部,因功升為屯長。
此戰後,護烏桓校尉夏育立即帶領3000精騎從高柳出發,南下百里,與代郡太守合兵於代郡北平邑大同雲州區北),第二日既引兵攻擊平城東。
和連大恨,欲與夏育決一死戰。在公孫度和眾部落首領勸說下,退出平城,且戰且走,北歸草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育令屬下從事劉慶搶先入駐平城搶功,又令劉慶立即撰寫表章,急送雒陽,聲稱護烏桓校尉與代郡太守聯兵,經過半月苦戰,光復平城,隻字不提胡匈奴中郎將臧旻之功。
夏育不肯放過痛打和連這隻落水狗的機會,匯合了代郡太守的騎兵,部下一共近五千騎,親自追擊,甚至夜間持火把追擊,一戰於平城以北百里丘陵之間,斬首五百。二戰於傲包山、腦包山之間,斬首三百。
直追擊到距離平城兩百里外的黃旗海。夏育不知道,他即將遭遇的是鮮卑各部落張開的血盆大口。
。。。
與此同時,對於夏育的的搶功行為,臧旻非常憤怒:“夏育在高柳,距敵不過百里,手握3000精騎,數千民兵,卻冷眼旁觀鮮卑圍攻平城十日,不思進取畏敵不前,以至於,平城失陷雁門糜爛,上萬軍民冤死戰火,數萬百姓為敵所擄。如今卻敢搶功,率先進駐平城縣衙!”
劉備:“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我們的功勞,百姓心中必然銘記。如今之計,其一對朝中,應聯合雁門、定襄太守,共寫表章,敘述戰役經過,令朝堂知大人之功、知眾將士之勞。其二軍事上,可適當追擊,但不可過分深入草原。其三,平城防線,關係重大,不可不重建,錢從哪裡來,災民如何安置,春耕如何開展,都非輕鬆之事!”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