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學在雒陽城南,南偏東的開陽門外,雒陽十二門,北面兩門,主要供皇帝和官員使用,東西各三門,南面最多四門。開陽門內北面不遠處是三公府邸和南宮,到太學十分方便。
太學南面接近洛水,西面緊挨著辟雍、明堂、靈臺等建築。風景秀麗,交通方便。盧植之前是博士,由於家裡窮,買不起房子,之前也住在太學的官舍中。博士的待遇很好,就有著一個小院子,由於年初盧植外放,如今已經被別人佔著。
作為議郎,經常參加朝會,並且查閱很多檔案,一般可以住在城內官舍,但雒陽太小,房屋相當狹窄。為了就近修經,並安置盧養、劉備、劉德然等人,盧植仍然申請住在城外太學。可太學師生很多,房屋也很緊張,騰出了個洛水北岸的舊院子已經非常難得,還是劉備使了錢。
在後世河邊的房子就是所謂的河景房,比大部分房屋貴些。在漢代,自然環境儲存得很好,到處都是風景,河邊低矮潮溼,夏天蚊蟲多,有些悶熱,太學裡其他博士、官員都不願意住河邊,這就空了下來,原來住著幾個雜役。
不知道在雒陽需要住多久,劉備思考是不是買一棟稍微便宜些的房子,即使自己不住,也可以給盧植住。考慮到十幾年後,董卓一把火把雒陽燒掉,整個司隸淪為不毛之地,就有些猶豫。
。。。
休息二天,劉備、盧養就被盧植趕去太學。
中午下課時,就發現迎面走來一名魁梧的少年,被數名學子圍攏在中間,對自己指指點點。
本著盧植凡事小心的教導,盧養讓劉備並不理會。
那些學子卻不放過,將劉備、盧養團團圍住。
盧養:“我們初到此處,不知何時有所得罪,希望諸位公子能放我們過去。”
那名居中的魁梧少年道:“知道我是誰麼?知道我父是誰麼?”
劉備露出潔白的牙齒:“不知道!”
魁梧少年怒道:“我父是使匈奴中郎將!”
劉備:“有什麼了不起,我祖上還是高祖呢。”
魁梧少年:“我父姓臧!我父就是你說那個靠爹的臧洪!”
劉備暗道不好,京城怎麼訊息傳遞這麼快,有時候一句話,一不小心就得罪人:“抱歉,我也是隨口一說,當不得真!”
臧洪:“我呸!在光祿勳府衙亂嚷嚷叫隨口一說?我的名聲和臉面呢,你有沒有考慮?
你隨口一說,那我也隨口一說,從我襠下過去!”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