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敢亂動。
怕不是一動,那鬧起來的就不是南半球的兩片巢都群了,搞不好就全球都要沸騰起來。
而實際上,那兩片巢都群被大面積掌控之後,也有相當惡劣的情況發生。
政治意義且都可以先放在一邊,軍事上最為重要的,其實是那些被他們控制住的軌道炮要塞。
這些要塞,有得是獨立在荒野上,有得是架設在巢都內。
它們的炮口,對準了星球的外軌道,兇猛的開火了。
聯盟艦隊受到了內部的威脅。
跟地面對轟嗎?掩護陸軍?
虧。
而且,也必須要擔心,瓦呂克的艦隊會不會趁此機會,大肆進攻。
到時候地面一時之間沒躲回來,外面還要挨瓦呂克艦隊的打,那是真有大敗風險的。
聯盟艦隊被迫要躲避,避開南半球那兩個片區的軌道炮能夠覆蓋的區域。
同時,星港、星堡、武裝空間站這系列的軌道防禦體系,都要改變繞地軌道,不然從反軌道火力覆蓋的區域划過去的時候,就得捱打。
而在這一片空間讓出來了之後,劣勢就在迅速的擴大。
瓦呂克艦隊進而就有了個進攻的視窗。
他們還是不敢整個艦隊壓上來,畢竟,地面上大部分的軌道炮還在聯盟的控制中,軌道防禦體系也是一樣。
但是,他們卻可以在被叛軍控制的這片太空領域上,做些事情。
雖然對應的空域頗為狹窄,但是卻可以相對安全的,往地面多放一些支援。
這些叛軍,裹挾、鼓動起來的當地群眾數量龐大,但是裝備卻有些缺乏。
他們已經控制了許多鑄造世界內的兵工廠,開始加足馬力生產了。但還是架不住他們控制的區域比較有限,很多高階裝備、大型武器的生產線不完善,資源不足之類的問題,限制住了他們的產能。
而瓦呂克艦隊,自然就能夠從太空之中,直接投入這些東西給他們補充。
重型坦克、泰坦、騎士團,以及更多的蟲族技術搞出來的生化機兵。
原本在聯盟增兵之後,得到了壓制的地面戰況,一下又重新變得惡劣了起來。
一場海戰,打到現在,竟然演變成了地面戰場最為關鍵的地步。
猝不及防之下,葉莉西亞也得接招。
她開始更進一步的投入兵力到地面上,甚至派出了星際戰士。
新世火炬、怒焰都去了人。
但是,葉莉西亞對於他們的戰鬥力,稍微是有點失望的。
於是,她還秘密的送了三個連隊的影子戰團下去。
這些身穿灰色的、沒有任何標誌的動力甲的戰士們,將會重點以幾個軌道炮要塞作為目標。
同時,在出擊的時刻,聯盟艦隊會派出艦船,配合行動。
幾艘驅逐艦、巡洋艦,將會冒險在那個時候,來到星際戰士們的頭上,頂著反軌道炮的威脅,頂著瓦呂克艦隊有可能進行的進攻,對星際戰士們的行動進行火力支援。
爭取,儘快、儘早的爭奪下來一些地面軌道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