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一步撤回去的艦船,其實數量並不多,主要就是兩艘戰巡,以及眾多的巡洋艦。
畢竟,聯盟裡也有一艘報應級戰列艦,也是個慢騰騰的貨色。
不過只要有艦船先回去了,那就是好事。
當瓦呂克艦隊剛剛抵達阿拉米塔的後腳,聯盟主力艦隊也回來了。
接著,葉莉西亞就做出了一個相當兇猛的決斷:直接往阿拉米塔裡衝!
與此同時,在阿拉米塔近軌道的、先一步到達的聯盟艦船,也會出擊接應。
有種你就攔。
機械教艦隊也是有理智的。
硬要攔截,他們首先就要吃被兩面夾擊的虧。
隨後,聯盟主力艦隊衝起來了,轉眼就能衝進阿拉米塔軌道火力的掩護範圍裡。除非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將聯盟主力艦隊給殲滅,但顯然是不可能的。
等聯盟主力衝進去的,馬上機械艦隊就要傻眼,根本沒法追擊,不然衝進阿拉米塔的軌道附近,星港、星堡加地面軌道炮火力,合起來怕不是能頂上十艘戰列艦。
星艦是沒辦法與星球進行火力對轟的。
要是星球防禦體系沒有自家的星艦掩護,那確實會顯得笨拙、不靈活,容易被敵艦逐個擊破外圍的空間站,也容易被抓到星堡軌跡的空隙,往地面投入兵力,從地表進攻……
但這些方案,在對方軌道里還有一支不弱的艦隊的時候,那就不好使了。
雙方,再次於阿拉米塔展開了對峙。
聯盟艦隊離不開,瓦呂克的艦隊也不敢頂著反軌道火力強行進攻,雙方就這麼僵持住了。
葉莉西亞是鬆了口氣的。
階段性的看她的指揮,有些瑕疵,犯了些錯誤,但大體上應該是正確的。
無論如何,她將聯盟的主力艦隊,儲存了下來。固然有一艘戰巡,也就是榮麟號嚴重受損,停在星港裡趴窩了,並且中小型戰艦在過去好幾天的、在太空中拉扯的海戰中損失不少,但總的來說,主力尚存。
真要比起損失來,機械艦隊的中小型船隻可能爆得要少一些,但是在主力鉅艦方面,丟了一艘龍蛇級戰巡,有兩艘受創不輕,一艘得返廠去修了,戰鬥力基本癱瘓;另一艘雖然還能打,只是指揮系統受損,還臨時搶修了些,但估計也會因為指揮不暢,導致損失了30%的戰鬥力。
比起來,指不定誰損失大一些呢。
在艦隊規模、實力都不如對方,遷躍點伏擊策略又被破解的情況下,能做到這一點,應當算是成功了。
包括顧航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他抽出空來觀察了一下現實宇宙的海戰狀況,簡單跟葉莉西亞交談的幾句話裡,就有誇獎一番他的女士。
葉莉西亞也沒有因為顧航的讚賞而有什麼高興,接下來的策略,仍舊保持著兢兢業業的保守態度,與瓦呂克的艦隊在阿拉米塔對峙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的時間,倒是算得上風平浪靜。
氣氛雖然緊張,但是幾乎沒有爆發實際的戰鬥,哪怕是試探性的交鋒都很少。
似乎,大家都知道,在阿拉米塔的軌道周旁為戰場,那就是誰也拿誰沒辦法的。
半個月後,情況悄然的發生了一些變化。
葉莉西亞在她的旗艦上,接到了一起阿拉米塔地表大規模叛亂的訊息。
在此前,星球上的騷亂其實一直是有的。
哪怕有莫羅這個前任的鑄造將軍親自下去安撫、鎮壓,並且以他跟阿方佐教派的關係,也不可能叛變。
只不過,他所建立起來的、所謂的‘阿拉米塔教派’,說白了核心就是他自己的一些親信,外加一些阿拉米塔上態度搖擺的人構成的。畢竟這裡屬於阿方佐教派數千年,莫羅固然有作為鑄造將軍一直以來的威信,但也難免星球上有人心懷阿方佐教派。
聯盟以特種作戰進攻地面,殺死阿拉米塔上忠於原本教派的諸多領袖,但沒殺絕,只是將最重要的幾位給宰了,並且以此雷霆手段,以及聯盟軍力的到來,壓迫星球勉強屈服。
星港上還好說,一場短暫而慘烈的爭奪戰,把反對派的骨頭給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