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羅嘉戰區化,減免40億。最近六年,每年只需要交黑箭星和怒梟星的即可。
不過,這事兒會有後續。帝國每十年會重新核算一下每個世界的額定稅額的,而下一次的核算期,就在一年後了。
而到時候,星區政府的行政官員,將會細緻調查聯盟三個行星的情況,最後算出來個稅額,上報星域。按照往年的情況,科羅嘉的人口可太難算清楚了,恐怕最後還是會以四百億計算;而雙星好計算,到時候估計是多少人,就要按照多少人算。
人口遷徙不遷徙,帝國不管,沒這個先例。想要避免被收兩回稅,顧航到時候如果能夠把科羅嘉給管理得井井有條,人口統計做得比較好,也能夠經得起星區政府的實地核查、星域政府的複查,那不就結了麼?
人口統計清楚,在聯盟內部的人口遷徙不會影響稅務計算——除非聯盟整體的發展係數被上調了。
像是飛翼星,每年也要交40億稅幣,跟科羅嘉一樣,但卻只有80億人口。這個高度發達的花園世界,發展係數是5級,意味著一個人口對應0.5個稅幣。
簡直令人咂舌。
但目前來看,聯盟應該不至於被上調。
下一個十年之後就說不好了。
對於這個結果,顧航還是有點無奈。
一年之內將對科羅嘉的統治調整到可以進行完善的人口統計的地步,他就算是比較樂觀,也有點沒把握。
搞不好到時候還是要倒黴。
不過,就算是如此,也不能因噎廢食。人口的遷徙,還是要持之以恆不斷去做的,哪怕吃虧也要做。
而實際上,這已經起到效果了。
被遷徙到黑箭星和怒梟星的人口,那是沒有debuff的,而且也確確實實能夠立刻投入生產的。
在怒梟星上,北青谷地區還有大量可開墾土地;南青谷地區也可以著手讓人去開荒了。編制一直都在的青谷集團軍,已經奉命向南進發,清剿裡面的變異怪物。大量的叢林被砍伐——並非全部,而是有規劃的——土地被開墾。
根據估計,光青谷地區的農田全部開發,至少還需要兩億的勞動力。
更別說,衛興城這個工業中心還在不斷的擴張產能,有大量的產業工人需求。
根據聯盟政府的計算,怒梟星想要恢復到上百年前那種盛況,難度非常大,自然條件也不支援了。但是,承載個三十億人,那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還是不往巢都世界那種模式發展的前提。實際上,怒梟星可以發展一兩個工業型巢都,那樣的可容納人口還能翻個倍。
自然條件更優越、只是海洋麵積過大、土地面積小的黑箭星,則也可以容納超過三十億人。
如果按照這個目標進行大遷徙的話,科羅嘉的人口一下少掉15%20%,生存壓力也會小很多。
得到了大量的人口補充的黑箭星和怒梟星,會得到高速發展。
同時,科羅嘉內部,尤其是名鹽城的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到現在,顧航的每月恩賜點數收入,又回到了七千多點的樣子。
到現在為止,距離名鹽城保衛戰結束,已經有八個月了,光每月的收入,顧航也拿到了三萬多。
再加上平叛的一些小規模戰役的收入,顧航現在手頭總計有75萬恩賜。
大部分,當然還是要留著做後續的準備。他還得擴軍,還得訓練行政官員。
不過,倒是未嘗不能拿一部分出來,抽些科技。
萬元檔,先來個十連抽試試手吧。
————
6k章節
4k算常規更新,2k還債。
還欠18k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