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莫莫跟他說了很多他不在的這幾個月,家鄉的巨大變化。
很多人走了,至少80%的人。說是行省還有很多待開發的土地,而原本微熱農莊這裡的種植行業,在有了大機器之後,用不著那麼多的人。
他的父母本來也該被遷走,但是他們說要留在這裡等科恩回來。按照政策,商量著就沒遷徙。
現在,他們也不住在原本農莊農奴的集體宿舍裡了,而是有了自己的小房子。
剷除叢林的計劃之中,有大量的木材原料,無處可用,都拿去合成澱粉廠了。那當然是有很多剩下來的,開設木材加工廠,可以用來造房子,或者做木材出口。
實際上,這麼利用木材要比直接粉碎成合成澱粉更經濟合理。現在,只有加工廠、造紙廠消耗不掉的,質量又比較差的木材,才會丟到合成澱粉廠去。
他爹孃自己在農場不遠的地方建了一個新的木屋,跟他的妹妹、弟弟一起住。
他們一家人,分包到戶的農田有一千畝,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數目。一來,根本種不了那麼多,二來,也不可能分這麼多田給一家人。
但現在可以了。
農機改變了生產模式,效率變得極高。犁地不再需要拖著老耕牛一遍一遍的來,拖拉機帶著犁地耙,走一遍就行了;播撒種子也是如此,新發下來的高產種子說是產量比以前高得多;打農藥也不用手搖機器,去田裡辛勤勞作,拖拉機拖著農藥機器跑幾次就夠了。
未來,收割的時候,聯合收割機、農站這些設施,都能夠解決大問題。
普利亞的爹媽兩人,再帶上已經十三歲的弟弟幫幫忙,雖然有些辛苦,但是足以料理這千畝田地。
不僅他們家這樣,大部分留下來的家庭,都有類似的情況。
相應的農機,也是分配到了農莊裡面,大家都在學、都在用。
他未成年的弟弟妹妹,都被定到了E3級,有食品配給;他的爹媽都是E5級,壯年勞力,不僅食品足夠,有津貼可以攢起來,不管是買家庭用具也好,還是攢起來到時候購買自己的農機,去開墾更多的土地也罷,都是可以的。
而根據每年的農產品產量,半年會重新調定一次公民職級。做得好的,產量高的,職級會升的很快。就算是普通一點的、甚至平常偷點懶的,只要正常在做事,完成最低的生產額度,累積年限也可以提升,但就沒有那麼快,而且有上限了。
現在,大家的生活都變好了。不僅基礎的職級配給,讓人吃飽穿暖了,還有餘錢可以去附近的樞紐城鎮買些新奇的玩意兒。一件新衣服、風扇、收音機、精美結實的傢俱……
這些都切切實實的改變了微熱農莊所有人的生活。
小兄弟說的這些話,聽在普利亞的耳朵裡,就跟此刻夾雜清香的風一樣暖。
他樂觀了起來,臉上洋溢起了笑容。
雖然不能繼續呆在部隊裡了,但是回來,好像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他帶回來的撫卹金、退伍金,應該就夠爹孃買一些農機了,不用排隊跟人擠著用,還可以租出去給別人。就像是他路上聽到的那個司機老哥的說法,人家可以做運輸車隊,他好像也可以做個農機管理隊。
到時候,還可以請人幫忙,再多擴大一些可以承包的田地,擴大生產,產量上去了,父母、弟弟妹妹未來提升職級也會更快。
自己雖然斷了手,沒了一邊眼睛耳朵,半廢之人,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
E9的職級在農莊裡算是高的了,雖然半殘了,但或許小月眉還願意嫁給自己。
一邊走著,一邊跟莫莫聊著,一邊暢想著未來。
他已經能看到一個小木屋了。
那就是自己的家。
父母在等他。
他不由得拉著莫莫,加快了步伐。
“哎呀,科恩哥你別那麼急啊,慢點,東西還挺多的,你身體也……”
但朋友的勸說,哪裡攔得住他似箭的歸心呢?
只是,到了家門外,他卻走得慢了。
他聽到了母親的哭聲,從屋裡傳來,夾雜著父親囁嚅的低聲下氣,還有一些呵斥的聲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