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求救
仔細一看,劉風立刻看出了它的來歷。原來是清朝彩瓷大師嶽董明做的宏昌粉彩瓷!
“小兄弟,我的印泥本已經是舊東西了,早就有感情了,一般我都不捨得賣,如果你真的喜歡,我可以便宜一點。”攤主看到劉風盯著攤角的一個小瓷盒,立刻笑了。
“你可別騙我,我們是同行。”沒等他詳細介紹,劉風就直接問,“別胡說,你直接說多少錢?”
攤主原本打算出口的一串話突然堵在嗓子裡,只好訕訕起來一笑:“一千!”
劉風抬頭看了他一眼,問道:“你知道市面上最好的印泥多少錢?”
不可否認,印泥歷史悠久,價格比黃金還高。然而,它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卻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如著名的晉州八寶印泥,就是將麝香、珍珠、猴棗、瑪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種珍貴原料精心研磨而成,加入陳年油、洋紅、艾草等。它是由技藝高超的工匠精心準備配料,再經過一種特殊的工藝而製成的,這種工藝並沒有流傳到國外。
高檔產品除了選材嚴格、做工精細外,還新增了珍珠、純金等許多珍貴原材料,這種印泥既貴又合理。
不過,這個盒子顯然不是貴重的印泥,否則就不會放在角落裡。估計攤主不打算賣,而是準備當促銷員。
“七百,這是我的底價。”
劉風只是笑著看著他,輕輕搖了搖頭。攤主慌張了,咬緊牙關說:“六百塊,一點也不能少。小兄弟,我這也是賠本買賣了,總不能讓我一分不賺吧。”
“這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一兩百就能買。”
“小兄弟,你也是個識貨的人!給你兩百,就當做是交一個朋友了。”攤販笑道。
“嗯,就兩百元。我也看你在寒冷的天氣裡擺攤也不容易啊。”說完,劉風又回到店裡,拿了兩百元錢付款。
成交後,劉風拿著一個小盒子回到古董店。
周若曦聽了劉風的故事,說:“這是什麼印泥啊還能用嗎?這印泥實在太貴了吧。”
劉風把玩著一個小瓷盒:“這個印泥能不能用都不重要,因為我感興趣的基本上是什麼不是印泥,而是這個瓷盒。”
這一句話一出,周若曦的目光也轉移到了瓷盒上面。
在劉風的手掌裡,有一個手掌大小的圓形盒子。盒子看上去很精緻,封面上有一朵鮮豔的梅花。
“這是一件上好的瓷器,不是明朝的,看樣子應該是乾運皇帝當政時的。”劉風感嘆道。
“你也能看出來嗎?”周若曦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晚清瓷器劉風能說出這麼準確的年份?
劉風笑了笑,然後輕輕地把瓷盒翻過來,瓷盒下清楚地印著“聚仁堂和”四個字。
因為開始著手於古玩,周若曦還是對這些懂一點:“真不知道攤主怎麼想的,他居然連鴻仙瓷器的底價都不知道。讓我們白撿一個便宜了。”
“難怪他不識,鴻仙瓷其實不值錢。這件瓷器雖然精美,但缺少一點光環,在收藏家看來,這是不合格的。然而,近年來,由於其稀缺性,它們非常受歡迎,也許是因為事物的稀有性。其中有些甚至成了世界自由的珍寶,價格自然上漲。”
劉風原本認識的一位和劉家交好的歷史學教授恰好是鴻仙瓷器的愛好者,因此他對鴻仙瓷的收藏曆史非常熟悉。
“這個小東西值多少錢?”提起這裡,周若曦自然關心它的價值。
“我這件是個小物件,但比官窯好,儲存得也很好。如果拿出來拍賣,很難說,應該賣到十八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