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大婚之後,便聯合武家、北堂家,以及賈家對近河郡的金家動手,一起瓜分近河郡的領地。
中平中旬,大漢帝國主宰,靈帝在含元殿駕崩。
彌留之際,指國舅、大將軍、慎侯何瑾,破虜將軍、黎鄉侯董肥肥,太傅袁威,車騎將軍、槐裡侯、太尉皇甫頌為少帝劉變的輔政大臣。
在靈帝駕崩的次日,少帝劉變便在四大輔臣的擁護下,登上帝國至高無上的寶座,並昭告天下。
大將軍何瑾為了更好的獨攬大權,特意將董肥肥和皇甫頌排擠出朝堂,又對宦官進行一番清洗。
不願坐以待斃的十常侍,聯合在一起,制定了剷除何瑾的行動。
十常侍一邊聯絡被何瑾排擠在外的董肥肥等人,一邊秘密的控制著整個京師長安的禁衛軍,以此對抗何瑾。
被何瑾得知後,惱羞成怒的何瑾,不顧眾人反對,貿貿然的和十常侍對抗,卻不幸被十常侍斬殺。
何瑾的弟弟和部下,打著為何瑾報仇的旗號,進攻皇宮,意圖從十常侍手中搶回皇帝劉變。
京師頓時一片大『亂』!
得知京師大『亂』的董肥肥,立刻召集所有兵馬,朝長安而來,並在長安城外,遇見了正在逃難的少帝劉變和塵王劉蟹。
董肥肥平定京師內『亂』,迎接少帝兄弟二人進京。
在還是皇子之時,董肥肥便極其不喜劉變,又與劉蟹之母多有來往。
京師安定之後,董肥肥便生了廢少帝劉變,改立塵王劉蟹為帝的心思。
此事一經提出,便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對,更有太學生血書諫言,無辜廢立帝國主宰,非人臣之道。
即便如此,董肥肥依舊我行我素,廢除劉變,另立劉蟹為帝。
於崇德殿前,宣讀廢帝詔書,改立劉蟹為新帝,太傅袁威含淚將少帝劉變扶下龍椅,解除玉璽印綬,轉交給劉蟹,然後扶他正式登基,改元初平。
董肥肥自封丞相、國師、太師,從此過上了他權傾朝野的幸福生活。
最後,還要求劉蟹認他做乾爹!為永除後患,下令毒死少帝劉變。
董肥肥如此行徑,自然引得朝野上下的極度不滿。
河商人蕎麥,以三公名義,向各地州郡發信,陳述了董肥肥的惡行,希望各地州郡能夠起兵勤王。
……
李智手裡拿著來自蕎麥的勤王信,看過之後,將其隨手扔在桌上,對於勤王之事,嗤之以鼻。
他可不信,現在還有誰會將這個大勢已去的帝國放在心上,即便有人響應,也不過是為自己撈些好處罷了。
不管別人怎麼個想法,反正,李智是打算去,一來可以出去轉轉,看看這天下的風景。
二來,自己說不定還能夠趁機撈些好處,反正也不吃虧,何樂而不為!
“忠賢,你去將柴勝、林貞和錢昌三位大人叫來,我有事要宣佈!”打定主意的李智,朝站在一旁的近侍忠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