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這二十一個人的資料全部看了一遍,提取出了三個人的,一個就是那個大都統,一個為這‘葉青’,還有一個就是那個千年鬼魂。
將這三人的資料放在了一遍,見天色已經暗下來了,起身到我所管轄的那一百人的住處走去。
他們住的地方比我住的自然要差不少,見我進去立馬便列好隊站得標直,我有些不適應這場面,但還是咳了一聲道:“大家別這樣拘謹,我只是來跟各位大哥聊聊天的。”
我雖然這麼說,但是他們還是不敢妄動,我嘆了口氣,指出了站在第一排的十個人道:“咱們一共一百人,今後分為十組,這十個人就是你們的組長,接下來,你們自己選擇組長。”
話音落後一分鐘左右,他們已經分成十隊站好了,我又上前繼續說道:“以後,你們十組人分開行動,去尋找一個女娃。”
我將曉曉的模樣跟他們講了一下,他們都道記住之後,我補充了一句:“如果見到了她,須以禮相待,並立馬向我通報。”
他們再次齊刷刷答是,我對他們呵呵一笑,也不管他們如何拘謹,自顧自跟他們扯了一些有的沒的,一個一個問他們的名字,才問到一半,這將軍府裡的另外一個百夫長來叫我,說是陳將軍要見我。
我對這些卒兵道了聲麻煩了,然後與這百夫長一同前往大殿。
去的時候那陳將軍已經安坐於椅子上,另外兩個百夫長正站在那裡。
我去後道了聲好,陳將軍點點頭道:“再過五天,就是人教從新生血液中選取最有潛力的人的日子。話不多說,每個將軍府都只能推薦三人,你們四人全是我所看好的,這樣,我只問一個問題,從你們回答中決定哪三人能去。”
“是!”三個一齊答道,我沒跟上他們的節奏,等他們說完了才是了聲。
“如果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日後一定會成為你所想的那樣的人,你們四位既然來了將軍府,肯定是要往將帥這位置上發展的,既然如此,那麼我問你們,什麼是兵道。”
我打聽過,這陳將軍名叫陳昭,是南北朝時期儒將陳慶之的兒子,他本人雖不怎麼出名,但是他的父親卻是一個排兵佈陣的高手,作為他的兒子,對兵道見解肯定頗深。
他問完讓我們挨個兒回答。
第一人答:“凡兵之道,莫過於一,集中兵力,集中指揮,行動一致。”
陳昭聽後點點頭。
第二人答道:“用兵之道,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陳昭再次點頭。
第三人接著答道:“用兵之道,以計為首。”
我聽了愕然,這些人個個都幾百年了,看得書比我多太多,他們早就知道會有這場比試,準備得也比我充分,道法的書我看過不少,這兵道,我著實不知道。
偏偏這陳昭站我面前問道:“孟海,你以為呢?”
我想了好一會兒,乾脆把太極的那一套說了出來,道:“效天下之動,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用兵之道在於和,以柔克剛,反客為主!”
我說完掩面羞愧,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的什麼玩意兒。
不過這陳昭聽了卻極為意動,對著我連連點頭,應了三聲好,轉身對另外三人說道:“你們說的都不是很全面,用兵之道在於和,人和,你說的用兵莫過於一,只是結果,過程就是要和,這是最重要的,卒兵之間和了,才能做到你們所做的一切。”
幾人忙道受教了,最後確定了一番,那個說以計為首的背淘汰了,我卻極為不屑,沒準兒他說的計是心計呢,讓卒兵和,也需要心計啊。
他自知就算被推薦上去也沒機會做到那個武王候選人的位置上,並沒多大遺憾。
之後這陳昭又將我們留下交代了一些事情,跟我們將了一些排兵佈陣之道,算是補課了,這些東西,比試的時候是肯定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