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皇上送臣妾一個寵物吧,臣妾看嫻妃養小狗養得有來道趣的,臣妾也想養個什麼。”
乾隆想了半天,說道:“要不養個貓?”
皇後聽乾隆說養貓有些不解。先帝十分喜歡狗,沒成想皇上竟然是個喜歡貓的。
不過想想皇上各個方面與先帝做對比,好像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但皇後還是想知道皇上怎麼想養個貓呢?
“狗嘛……主人一叫它就過去,主人摸它它就蹭主人。不像貓,脾氣怪得很。趕上它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想摸它立馬就跑,要是它心情好了,說不定還會主動和你親熱親熱……”
就是這種不確定性才更加有意思。
皇後聽乾隆這麼說立馬來了興趣。水壺也不編了,讓宮女趕緊去選幾匹上好的料子,準備給小貓做衣裳。
這貓還沒來坤寧宮就這麼受寵,感覺失寵了的乾隆有些吃醋。
藉由天色已晚,立馬把皇後抱到床榻上,摟著睡起了覺。
“皇上,臣妾熱啊……您怎麼還和只貓爭寵啊……”
乾隆也覺得自己有些失態了,送開皇後以後立馬假裝睡著,什麼也沒聽到。
一夜好夢。
沒被四爺託夢也沒被鬼壓床,乾隆起床後長舒一口氣準備祭神典禮。
沒夢到四爺的乾隆又膽肥起來,說起了分肉而是的事兒。
“真應該讓禮部的老頭子們好好查一查,這煮肉不讓放調料的規矩是誰定的。要是有機會,朕得好好問問他當初是怎麼想的。然後讓他承認錯誤,再去給那幫老頭子們託個夢,讓他們趕緊把這要命的規矩改了。”
書上是這麼說的,在祭典上皇上要與朝臣分肉而食,否則就會遭到神明的嚴懲。
這大概就是“不轉死全家”的歷史版本“不吃就倒黴”吧……
可那肉是就是用清水煮的,一丁點調料都沒有,連鹽都不讓放。煮的時間又久,當原味去吃都咽不下去。
但是礙於祖先規矩沒有人敢不吃,苦不堪言。
乾隆來的第一年也不知道竟然會有這麼難吃的水煮肉,吞下去惡心了一下午,好幾天都沒吃好飯。
“皇上,那煮完以後灑調料可不可以啊?吃肉的時候放一點椒鹽進去,這樣吃起來味道就會好很多了。”
乾隆聽魏瓔珞這麼說,挑了挑眉。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那幫老頭子不讓往煮肉的水裡撒鹽,那他就往肉上撒鹽。
美其名曰朝臣們是代表黎明百姓的,朝臣們舒服了,黎明百姓也就舒服了。他作為皇帝哪怕受到天譴也要給眾多朝臣把鹽發下去?
乾隆來這麼一手,都要把朝臣們感動哭了,尤其是消化不好的官員。
天譴不天譴的,反正乾隆一直好好的。
於是乎乾隆的膽子越來越大。從單純的鹽變成了椒鹽、糖醋、香辣、麻醬、酸辣多種醬汁自選……
從最初的祭神典禮慢慢就歪到祭神完畢後大家藉著熱鬧一起吃個火鍋。
夏天雖然熱了些,但再配上一口冰鎮的酸梅湯……
爽啊!
作者有話要說: 四爺:你等著,中元節那天朕不光託夢,朕還要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