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走後,看摺子的活兒就歸永璉了。
“怪不得皇阿瑪總想罵人,有的大臣確實是挺可氣的。囉裡囉嗦一大本這字,有用的就一句話。”
問他皇阿瑪最近好麼?
永璉看的第一本摺子就是請安摺子,認認真真讀完頭都大了。
“舅舅你看一下,這種摺子該怎麼批?”
傅恆已經見怪不怪,熟練地拿起一塊印章,沾了下印泥後蓋了下去。
朕安。
天!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永璉瞬間對他皇阿瑪佩服得五體投地。隨後看起了桌子上擺的其它印章。
朕知道了、朕亦想你、磨唧、滾……
“皇上登基之初對大臣們亂寫摺子十分來氣,就刻了這幾枚印章。由微臣與李公公先將摺子挑撿一遍,把真正需要皇上看的摺子留下,剩下的根據內容蓋上不同的印章。”
只是還沒來得及挑揀,永璉便拿起一本摺子看了起來。
傅恆也不好在這時候挑揀摺子,只好等永璉看完一本以後再說。
“請安的摺子就蓋朕安,哪哪哪又出什麼祥瑞了就蓋朕知道了。總有不要臉的大臣說想皇上了就蓋朕亦想你應付過去,要是說想來京看皇上就蓋個滾字……”
摺子囉嗦就蓋磨唧。不過被蓋磨唧以後的大臣下場有點慘,所以已經很久沒有大臣敢在正事兒上磨磨唧唧挑戰皇上的底線了。
永璉張著嘴吧翻了幾本奏摺,果真有的摺子調理清晰,有的摺子一大片一大片車軲轆話。
難怪皇阿瑪總有時間陪皇額娘,這樣做真是太節省時間了。
坐在下邊閉目養神等著永璉請教的十四聽傅恆說乾隆竟然這樣批摺子,好奇地湊過去拿著幾枚印章細細看。
顯然是用了許久。
“如果先帝也用這樣的辦法,或許就不至於累死了……”
先帝遇到磨磨唧唧的摺子,絕對會寫上一大片硃批來罵人。這樣一來耗費的時間就長了,休息的時間自然而然就少了。
哪像這樣,咔地蓋個章就可以扔一邊了。而且蓋章都是別人蓋,皇上只需要看挑揀好的摺子就成了。
真是光明正大地偷懶,偏偏還叫人說不出來什麼。
不像聖祖晚年那樣過分地柔,也不像先帝那樣過度地剛。
皇上找到了這樣一個奇妙的平衡點。
有用的摺子清晰明瞭,至於請安的摺子就給了那些肚子裡墨水多得沒處倒的大臣發揮的空間。
反正皇上也不看,可勁兒寫。
“舅舅知道要是在重要事件上磨磨唧唧的大臣會被皇阿瑪怎麼處罰麼?”
傅恆當然知道,這種懲罰實在是太讓人終生難忘了。
“第一次只是單純的警告,第二次罰寫兩萬字,第三次罰寫八萬字,第四次罰寫十六萬字。罰寫的內容是誇皇上,不許重複。發現重複,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