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了儲秀宮,停下腳步抬頭看了眼四四方方的天,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
“去尚書房吧,看看幾個小子學得怎麼樣了。”
平時乾隆很少去尚書房,因為他小時候就對家長老師趴後門産生了陰影。
如今他做了皇帝,過去不但影響孩子們聽講,老師也得被嚇得心肝直顫。
但也不能一直放任不管,顯得他這個皇上對子嗣的教育不重視。所以說時不時也該去一趟……
三個兒子一個弟弟一字排開,除了永璉以外其餘三個都像耗子見了貓似的,腦袋低得恨不得插褲.襠裡了。
“哎,你們這樣子很容易讓朕以為你們又犯了什麼錯啊,一個個都把頭低那麼多。都挺胸抬頭站直溜咯,有點少年的樣子。”
乾隆從來不考背誦內容,向來只問孩子們的想法。免得到時候一個個都成了死腦瓜骨,只會照本宣科不知道變通。
可永璜幾個並不覺得這是降低了難度,反而還不如考死記硬背的東西呢。
天知道皇阿瑪皇兄)會問出來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
看著幾個小的,乾隆有些頭疼地敲了敲自己的腦殼。
永璜如今已經十四,今年選秀沒給他指人,但下一屆選秀就得挑福晉了。
這孩子母親在乾隆登基前就沒了,乾隆登基以後追封了個哲妃,再加上都是富察家所出的孩子,皇後平時對永璜也算上心。
永璋的母親純妃也算是個消停的,對皇後還算蠻恭敬的。有了兒子在身,純妃也就在鐘粹宮裡過起了養老的日子。
至於弘曕的額娘更是個小透明,就安心地等著弘曕長大成人以後接她出宮做老太妃。
都是低調的,乾隆就覺得省心多了。
“下個月永璜就和永璉一塊上朝聽政吧,永璋和弘曕還得再讀幾年書,等你們過了十二歲再進朝堂。”
乾隆說完就不打擾師父講課出了尚書房了,但幾個孩子的注意力卻是很難再集中到眼前的書本上了……
純妃聽到些風聲以後琢磨了一番又算了算日子,打扮得十分低調,帶著宮女去了皇後的坤寧宮坐了坐。
放宮女出宮的日子快到了,除了這件事情,純妃還提出了一個建議。
皇上只說了要降低放宮女出去的年歲,但沒說讓宮女進宮的年歲如何變化。
有些宮女十二三歲就進宮了,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呢,能把自己照顧明白就不錯了,更別提伺候各宮主子娘娘了。
培養宮女也是個浪費銀子的活,不如將宮女進宮的時間往上提一提,提到十五歲進宮。
然後好不容易培養的宮女也不能使喚兩三年就放了。這放出宮的年齡也不能降得太狠,二十二歲就差不多。
一邊兒提三歲,一邊兒降三歲。
皇後覺得純妃的提議十分合理,點了點頭說道:“你的想法不錯,本宮到時候會和皇上說明。若是皇上採納了,本宮也要獎賞與你。”
純妃被皇後打發地樂樂呵呵走了。過了一會兒,皇後問起了身邊的明玉和瓔珞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
明玉對皇後相當忠心,一副我就待在皇後娘娘身邊打死也不出宮的表情。魏瓔珞還沒查明姐姐的死因,自然也不想出宮。
“哎,真應該像皇上說的那樣,多給你們介紹幾個侍衛……”
哪個少女不懷春?無非就是沒遇到合適的,以及死鴨子嘴硬。
“哈哈哈哈,朕說什麼了?”乾隆話聽了半截就進來了,抬抬手免了眾人的禮。
皇後笑著將先前的話重複了一遍,自然而然地將話題引到了放宮女出宮的年齡問題上。
宮女之所以不願出宮,就是因為出宮以後年紀太大,找不到合適的人家,甚至出了宮連生計都是個問題。
乾隆聽皇後說了純妃的想法,贊同地點了點頭。
“朕先前在氣頭上,確實是思慮不周全。那就依皇後所說,改成十五歲進宮二十歲出宮吧。進宮時嚴格挑選,出宮時每人給一百兩銀子。”
這對於乾隆和皇後來說都是小事,賞賜純妃點東西就揭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