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升降平臺所在區域的環境投影系統,模擬幽靜星空,大家抬頭看看,十分高遠對吧?但實際上,基地內部空間最高也才一千米而已。”
“其他三個區域,都是藍天白雲。我們要竭力避免地下基地的一些缺陷,比如空間狹小,令人壓抑等等,營造出最舒適的環境。在這裡生活,你完全可以忘卻這是個地下基地的事實。”
“大家可以看到天空中的太陽——基地使用人造太陽——逆轉恆星能,完全模擬恆星散發的能量成分,排除有害的,保留有益的,與地球上的陽光類似,不過成分稍多了一點。”
一行二百餘人坐著數十輛觀光車,一路飛速。
“基地中的交通工具,都是這種觀光車。”周禹笑呵呵的介紹道:“大家別小看了它,基地面積雖大,縱橫四百公裡,但對這種觀光車來說,也只是小兒科。”
“觀光車全速行駛,穿越整個基地,最多隻要二十分鐘。”
“秒速約莫音速上下。”
眾人聞言,也是嘖嘖有聲。個個不著痕跡的摸索打量,想要看出這車到底有什麼異常之處。至少現在,還是以那種地球上普通轎車的速度行駛,沒什麼特別感受。
“現在,讓我們全速前進。”
周禹打了個響指。
一輛輛觀光車邊緣四周,同時有透明的外殼升起,這種外殼彷彿玻璃,但似乎又不像,似乎是軟的!
透明外殼升起,開始筆直,到了頂棚位置,突然軟化,在頂端結合起來,將觀光車罩住,水洩不通。
“這是一種新材料。”周禹繼續介紹,哪怕後面觀光車都被透明外殼籠罩,聲音也同樣清晰傳入。
“是以木星本地的材料製造而成,主要元素是氫。由木一主導開發。命名為氫化玻璃。常態下非常堅韌,具有相當強的穩定性和隔絕效能,重型狙擊槍也難以對其造成傷害,而一旦對其施加恆星能,就會軟化……”
隨著氫化玻璃外殼護罩,觀光車的車速,猛地迅速提升起來。
然後,飛起來了。
周禹的聲音又傳出:“重力調節系統是我如今主攻的研究專案之一。這種觀光車,就是理論運用到實際的第一個例項。”
“也許在大家的認知中,重力調節,可能只能運用於星球內部。比如做成這種觀光車,又或者給宇宙飛船裝載這種系統,可以讓宇宙飛船承載更多的質量沖出星球。凡此種種,終歸是用於抵消重力。”
“但實際上,其運用前景,無比廣闊。”
“重力,說到底是星球引力或者說星球磁場,對外産生的一個物理現象。而星球磁場,在星空中無處不在。有星球,就有磁場,就有引力。”
“透過研究星球磁場,我們可以達到多個目的。比如我如今正在研究的星際間的通訊技術,著手的方向,就是星球磁場。透過星球之間的磁場關聯,以之為載體,完成不同星球之間的普遍通訊。”
不論是旅客,還是正在觀看直播的地球人,這一刻,好像都在聽天書一樣——不懂,但覺得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星球磁場通訊技術和重力調節技術,都是星球磁場這個大專案的分支。星球磁場通訊技術研究出來之後,就可以普遍運用,任何一個人,比如在木星,可以隨意與地球上的親朋好友無障礙交流。大家可能說,現在不也可以麼?不正在看直播麼?但我要告訴大家,大家現在經歷的這種直播,並不能普遍運用,是透過人工智慧主體與子體之間的聯系才達成的。具體情況嘛,如果要解釋,非得長篇大論,我就不多說。星球磁場通訊技術,勢在必行,大家只要知道這一點就好。”
實際上其中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工智慧無法完成大規模訊息傳遞,而是周禹不打算用人工智慧來做。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人工智慧,仍然有不小的限制。女媧一號能無障礙接收、傳遞訊息的範圍,絕不會超過太陽系。而星球磁場通訊技術,則能突破這個桎梏。
“而重力調節技術,又是星球磁場研究的另一個成果。不單單用在星球內,消除重力的影響,在工業、運輸、建造等等方面産生促進作用。對我來說,這種技術最大的通途,仍然是用在星際航行上面。”
“不是讓宇宙飛船承載更多的物資,而是給宇宙飛船加速,給宇宙飛船指引方向,甚至作為飛船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星球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磁場力,而這種力,決定了星球在星系中的位置和運動軌跡。如果能抓住並運用這種力量,可以在星空中,藉助星球産生的引力或者斥力,推動宇宙飛船達到更高的速度!”
“調節這種力量,可以使之吸引,反之排斥。將這種技術運用到宇宙飛船的防禦體系之中,在即將受到攻擊的時候,給飛船外殼施加一個向外的斥力,是不是可以達到增強防禦的目的?”
“至於指引方向,簡單來說,星空廣袤,如果沒有固定的星圖,或者導航系統無效的時候,每個星球特定頻率的磁場,就是指路的明燈。這尤其對探索未知星系、星域有巨大的用處。比如我派遣一支艦隊沖出太陽系,去旁邊其他星系探索。太陽系在我們大眾的眼中,好像很特別的樣子,因為我們生活在這裡。但實際上,在宇宙中,太陽系太普通了。宇宙虛空沒有上下左右之分,無法分辨方向,一旦遠離,就有極大的可能找不到回來的路。這時候,飛船一路採集到的星球的特定磁場頻率,就可以指引飛船原路返回。”
“而且採集到的磁場頻率,加以研究之後,便可以加入我們的星球磁場通訊網路之中,將之納入通訊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