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至今,躍文海外運作的第一波十部小說,宣傳時限已經到期了。
早前周禹就說過,以三個月為一期——畢竟網文不同於傳統文學,其中有很大的區別。傳統文學的經典之作,可以一百年,一千年的流傳。而網文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這也是被稱之為快餐文學的原因之一。
三個月宣傳,其實已經非常不錯了。當然,取得的成果,周禹也是較為滿意的。
首印的每部十萬冊,早在首發的第一個半月裡,就全都售賣告罄了。隨之,後續部分,也陸陸續續的印刷成冊,擺上了書架。而且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印了百分之五十。
到現在,十部小說,總共已經賣出兩千多萬冊,平均每部超過兩百萬冊的資料,著實有些亮眼。
當然,以維亞康姆的渠道能力,這也算不得非常耀眼,要知道,北美、南美和歐洲,這可是三個巨大的市場。
雖然三個月一過,第二批實體出版的小說也要開始運作宣傳了,但第一批其實仍然還未完結。只要還有利潤,維亞康姆就不會放棄。當然,這種持續性,肯定是及不上傳統文學的。
按照維亞康姆方面的預計,第一批十部小說,最終可能會賣出三千五百萬冊左右的精裝本,至於之後的簡裝本,還要看情況——很大可能後面賣的不會太好。
三千五百萬冊,每冊零售價統一為二十五美刀,那麼總共就賣出了八億七千五百萬美刀的富蘭克林。十部小說的八位作者,綜合起來,稅前版稅,能拿走百分之八點五左右,也就是七千四百萬美刀上下。
其中,有兩部小說實體上架的,比如老三,他一個人就能拿到一千八百萬美刀以上的稅前版稅。最少的,也有五六百萬,比如豬神。
可以說,這八位作者,現在都有了登頂大夏作家富豪榜前十的身家!
當然,還要扣除一部分稅金,約莫百分之十五左右。
但即便如此,最少的,這次也獲利超過四百萬美刀,換算成大夏幣,就是兩千多萬。進入大夏作家富豪榜前十,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而除了作家們都大賺了一筆,並且開始揚名海外,周禹也賺了不少。八億七千五百萬美刀,扣除作者版稅,也還有整整八個億,再扣掉種種運作成本和稅金,周禹入賬應該有兩個億,或許還會更多一點,當然,周禹沒有仔細去計算過。
而躍文海外分部,也一舉打響了名頭——這次,躍文海外分部,也分到了一塊蛋糕,大概七八千萬左右。
基本上,海外分部這一次的盈利,就堪堪能與總部一年的營收相提並論了。
因此,不論是武文輝,還是海外分部的總經理,躍文的管理層,都萬分的高興。
因為這關乎於他們的年終紅利。
更重要的是,這說明,網文在海外,還是有市場的,而且還不小。這就表明了躍文的前途,是光明的。
這才是最重要的。
往回又說電影的事。
周禹既然決定要同拍一部神話大片,又找了許客等人徵求意見,事兒既然已經提上日程,也不耽擱,當下給武文輝打了個電話過去,讓他代為邀請那位作者,盡快前來美國。
武文輝自然是不敢怠慢的。雖然他覺得,這樣的好事,應該落在躍文的頭上。
不過這是大老闆的意思,他只能無條件去辦。當然,他知道大老闆欣賞那位作者,而且以後拍電影,大老闆怎麼著也不會忘了躍文不是?
得到周禹的吩咐之後,武文輝就立刻便著手聯系該書作者。
……
基神近段時間非常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