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註冊的公司,名為玉印農業種植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本金二十萬,公司法人和總經理,就是他自己。
看完檔案,周禹將其收了起來,渾身放鬆道:“這下好了,一切都辦妥了。”
“沒妥。”林泉卻道:“老闆你現在的公司,只是個名字,框架什麼都沒有。當先之際,應該把框架搭建起來。”
“怎麼做?”周禹道:“我現在手下僱的員工,算上你,只有四個人。種植養殖的面積,才十多畝,用不著那麼複雜吧?”
“先搭建框架,完善公司,總是沒錯的。”林泉道:“雖然老闆的公司規模現在很小,但先把該搭建的框架搭建起來,免得以後手忙腳亂。”
周禹點了點頭:“那你說說,該怎麼做。”
……
周禹開著車,一路去往榕樹坡,一邊傾聽林泉的建議。
林泉的建議很多,如果按照他建議的條條款款來做,周禹的玉印公司,很快就能豐滿起來。但周禹覺得,還沒那個必要。
於是決定先只成立兩個部門。
一個就是種植部門,一個就是法務部門。
種植部門現在加上週禹,只四個人,法務部就林泉一人。
這構架,簡直簡陋的可怕,說四處漏風,屋頂漏水都不為過。
但總算是有了這麼個形式。
在名義上,從民團變成了正規軍。
回到家裡,周禹先帶著林泉到一區觀摩。
看到那品相頂尖的蔬菜,林泉不由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慶幸。雖然老闆只是個不到十九歲的小青年,雖然這片種植養殖區域還很小,但他卻看到了其中蓬勃的生機!
不過林泉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尤其針對養殖黃鱔的水渠,用他的話將,現在玉印公司既然是正規軍了,那麼就要有正規軍的模樣。
像周禹這樣粗陋的養殖模式,簡直就不堪入目。
但周禹卻沒採納他調整養殖模式的建議。
有玉印圓球做後盾,怎麼調整,其實都一樣,就算用黃金來修築水渠,黃鱔的品質,也不會有變化。反而像現在這樣的模式,才有種野生的味道,反而更好。而且還節省投入,何樂而不為呢?
站在水渠邊,周禹灑下一些蚯蚓,很快,一群群大大小小的黃鱔,就冒出頭來了。
林泉在一旁看的稀奇,也要了些蚯蚓餵食黃鱔。
近半年以來,一區的水渠,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早前的水渠,周禹挖出來的時候,深一米,寬一米。現在,其深度減少,不到一米,但寬度卻稍稍變大了。
是因為沒有保坎固底的措施,因為水的侵蝕和黃鱔的活動,導致了這樣的變化。
但周禹並不在意。
因為他知道,水渠最多也就這個變化了。
因為玉印氣息的緣故,土壤被改造,更加適合植物生長。因此,野草也冒頭了。周禹並不準備把水渠邊的野草拔掉,其用意,就在於將野草,作為保坎的措施!
看看水渠水中,兩邊的坎子上,一些野草的根須長得十分的繁茂,不但為黃鱔提供了生存的區域,也保住了水渠坎子的泥土不會流逝。
周禹對林泉道:“你看,我不做保坎固底,不用水泥磚石將坎子砌起來,將水渠底部封住,這樣反而更好。保坎有野草,固底沒有需求,這些野草反而還能給黃鱔提供更好的生活區域,更貼緊自然。”
“這也不錯。”林泉並不固執於自己的建議,道:“這樣的話,到多了些野生的味道,倒是可以用這個做噱頭。”
周禹笑了笑:“我現在還不需要噱頭。我養殖的黃鱔、種植的蔬菜,現在是供不應求。僅漁樂園一家,就能吃下。等到以後需要的時候,再拿這些做噱頭宣傳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