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周禹開心一笑,就準備給老婆婆稱量,卻不防又有人來了,看的眼熟,仔細一想,應該也是之前買自己水果的。
“老闆,還有果子嗎?喲,還有呢,我要十斤!”
那人上來,二話不說,直接就要了十斤。
老婆婆就不幹了:“嘿,那不行。這些果子我都要了。”
那人是個中年,四十來歲,戴著眼鏡,看起來很有成功人士的派頭,見老婆婆說話,一聽也不幹了,道:“嬸,這麼多你拿不走,也吃不完,勻點給我也不是問題呀。”
“不行不行,我都要了。我家老頭子一直胃口不好,今天吃了這小夥子的水果,一下子胃口大開,我都要買回去!”
那中年也道:“我孩子挑食,也是吃了水果胃口大開,而且吃了還想吃,央求的我沒辦法呀!”
老婆婆見中年也事出有因,兩人就商量了一下,同意了分勻。
周禹倒不在意,誰買不是買。只要給錢,一切都好辦。
當下就給稱了重,老婆婆和中年各自提了,嗨喲嗨喲就走。
正收拾竹筐呢,就又有人來了,見周禹已經沒了果子,皆是失望而歸。
……
騎著電動三輪一路回家,路上週禹心情暢快無比。
今天去市場擺攤,雖然有些曲折,但最終結果是好的。整整三百多斤李子、近兩百斤梨,合起來五百多斤,一個上午就賣完了,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那些小販,一上午能賣出一百斤,就算是燒了高香了。
哪裡能比得上週禹?
摸了摸鼓鼓的荷包,周禹笑的更歡快。
這是第一筆來自農業事業的收入,雖然不多,只有三千塊左右,但周禹相信,以後會更多,三萬,三十萬,也不在話下!
有玉印圓球做後盾,周禹是信心滿滿。
同時,經過這一次擺攤的經歷,周禹又明白了一個道理——酒香也怕巷子深!
他的果子質量雖好,但如果不讓人知道具體有多好,人家也不買賬。就像起初的時候,他悶聲悶氣的等著人來買,卻沒有一個人。
在後來,他又叫賣,效果也不佳。
直到讓人品嘗了味道,生意才開始走俏。
他領悟到,以後做生意,必須要把自己的名頭打響。如果沒有名頭,再好的東西,也無人問津。
當然,品質是根本。這一點周禹也深有體會。
如果沒有玉印滋養,想必自家的這些水果,也跟普通水準一樣,叫的再歡快,讓人嘗的再多,生意也不會比那些小販好。
將這些經驗一一汲取,周禹覺得,自己收獲的,不僅僅是三千塊錢!
回到家,拿出收獲,讓爺爺也跟著高興了一把。
爺孫倆開開心心的吃了晚飯,一夜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