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仇百度又回到垃圾填埋場,隱姓埋名、不辭辛勞的在做各種“隱秘實驗”,而且小有成果的時候。
給他送了不少種子的唐博,又開始了自己新一天的文藝生活。
或者說,文藝的追人生涯。
事情要從好幾天前說起。
他是在一個溫馨美麗的花店,遇到那一個讓他心動的小姐姐的。
那一天,風和日麗。
華北市的老街小巷因為溫暖的陽光也顯得格外溫柔。
唐博最喜歡在華北市那些常人不曾去的角落地方採風。
他聲稱這是真實的生活,能給他帶來無數的靈感。
攝像機掛在胸前,穿著一身最簡單的路邊攤,背後背了一個足以用來砸人的畫板,看起來就像一個流浪藝術家。
他從小也學了兩手,華北市的治安也很不錯,還不至於擔心安全問題,很是從容的穿過了無數有年代感的建築群。
甚至包括一些“城市裡的村莊”,俗稱“城中村”。
這些房屋非常顯眼,一眼就能夠認出來這不是常規操作的建築群。
它們排列的極其緊密,有的還是坡屋頂的形式,就像是現代樣式的古建築。
當然,其實完全不像。
因為它們建造的並不規整,橫的豎的斜的房屋混亂的闖入視角,有的房子甚至會在二層突兀的突出來一大部分。
有時候就給人一種非常親切的空間尺度感,就像是走在一條路上,兩邊都是鄰居,隨便喊一聲,視窗就能夠探出來一個兩個熟悉的腦袋。
有些時候又會具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壓抑和壓迫感,過於緊密的房子,給人一種生活也隨著空間一起狹窄起來的感覺。
屋子與屋子之間的小路多拐彎,而且永遠都不知道它能通向些什麼地方。
唐博就很喜歡這種小路,這會給他帶來一種探索迷宮的快感。
有時候甚至就是一個下水溝的寬度的小路,突然到了一個拐角,便會豁然開朗,通向了一個小小的廣場空間,驚喜油然而生。
但是大部分城中村都是比較髒亂差的,這回給探索帶來很多很平常的麻煩。
比如說從一片奇奇怪怪的菜地中間的泥土路上,或者是附近幾家人的生活垃圾堆上面走過等等。
往往一天走下來,這鞋子他就不會要了,所以他習慣穿些便宜的,當做一次性用。
這一天也是平平常常欣賞的一天呢。
唐博正在感嘆著。
舉著個相機四處尋找美的痕跡。
突然間。
他看到一座非常獨特的小屋子。
獨特到從千萬座房子中,他一轉頭,一眼就看到了它。
這是一棟三層小樓。
結構與周圍的房子沒有半點區別。
也是上大下小,二三層會凸出來一部分,一層有柱子支撐,一層的空隙也是透過的道路。
以此更加的擠壓出上層更多的空間。
想來二三層兩棟樓對面的人家開啟窗子,怕是都能直接彎個腰懸空觸控到對面的窗戶護欄。
那它特別在什麼地方呢?
第一眼,很綠。
第二眼,很多花草。
這是一座淹沒在花草之間的小屋子。
屋頂是平層,但是好像是自己自家搭了一個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