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王二他問你借了三兩銀子,現在銀子還你還不算,還得再多給你三兩銀子?”鐘汪傑眯著眼說道。
“這……這……”趙三一聽鐘縣令這話一說,好像自己剛才的回答非常不妥,趙三看了王二一眼,感覺自己也似乎掉進了一個坑裡。
百姓們在公堂之外圍觀著公堂之上發生的每一幕事,大夥兒聽到這裡紛紛議論了起來,“這趙三可這麼黑啊,居然別人還了不說,還多要三兩!”“是啊是啊,真是黑啊!”“不過那王二也真是,好端端的去借別人家的地幹嘛!”“我看他們兩個啊,都是罪有應得!”
老百姓中間有支援王二的,也有支援趙三的,也有兩邊都不看好的,三言兩語鬧騰的很。
“肅靜!肅靜!”鐘汪傑只得再拍公堂木,讓大家安靜下來。
“王二,你且起來。”鐘汪傑先讓王二站了起來,王二站起來後,鐘汪傑說道,“你修整院子,多佔用趙三家的地方,本官判你立即收回超出的地方,並判你再向自己院子多收回三尺,借來的總要還的,你且願意?”鐘汪傑問道。
“小人願意。”王二想了想答應了下來,反正院子那麼大,自己也用不了那麼多,三丈之差,對自己其實也沒太大影響。
“趙三,你也別得意,次事雙方都有幹系,最初王二佔了你的地方,你自可找本官來評判,而不用直接與王二爭執起來,大家鄰居一場,也是難得,低頭不見抬頭見,總要碰到的不是?”鐘汪傑問。
“是的,大人。”趙三回道。
“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你們兩家若有事發生,鄰居正當也及時相助。而現在趙三你的院子被王二佔了三尺,本官判王二也回撤三尺,但本官並不打算把你的院子恢複到原來的樣子,也扣罰你三尺,你可以願意?”鐘汪傑問。
趙三想了想,那三丈自己本來就沒太多用處,既然鐘大人都這麼開口了,不過他還是不甘的問了一句,“大人,那既然我和王二都往後撤了三尺,那中間不是有條道了嗎?”
“沒錯,與人方便也就是與己方便,你們兩家中間目前有六尺,就讓它變成一條可供大家穿梭的小路,你們都同意嗎?”
“嘿,這樣一來一去,我們大夥都多出了一條小路呀!”“是啊,這樣去藥房可要近了一些,本來還得繞很大一圈。”“不錯,不錯,真是不錯!”老百姓在公堂外紛紛議論著。
而公堂之上的王二和趙三也在想著,三尺地對自己院子來說,確實也沒大用處,而突然多出這麼一條小路出來,確實對自己家人來說,去藥房也方便了許多。
“同意。”
“我願意。”
王二和趙三都紛紛同意鐘大人的判罰。
“行,”鐘大人從桌子後面走了出來,一左一右拉住了王二和趙三的手,把他們的手重疊在了一起,“遠親不如近鄰,希望你們兩家能互相幫助,給後代做個好的榜樣!”
“多謝大人!”王二和趙三都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對方。
“行,都快回家去吧,回去換身衣服,然後把小路給騰出來。”鐘大人吩咐道。
從此,壽陽縣上就多出了條小路,百姓們為紀念鐘汪傑縣令的公道,把此路命名為“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