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諸侯們這一邊,很快便也討論出了誰率先第一進入洛陽的結果。
而結果也是絲毫的不出人以外,第一的名頭當然是落到了袁紹的頭上。
畢竟是當世第一世家。
雖然整個袁家上下的主要人物都被董卓斬殺殆盡,但是袁家的底蘊卻也還在,門生故吏遍佈大漢,心思嚮往袁家的也大有人在。
而且在劉玄走了之後,就袁紹的實力最大最強,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袁紹在這一次攻打董卓的事件當中,受到的損失是最小的存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諸侯們都紛紛拼盡全力攻打董卓,有了巨大傷亡的時候,袁紹都是隻躲在後面壓陣。
順風的時候呢,上前佔一點便宜。
逆風的時候呢,就後退,讓其他諸侯先上。
這樣一去一來,就只有袁氏兄弟二人的實力儲存得最好,其他諸侯的實力大多折損一半有餘。
所以在絕對實力的壓制之下,自然而然,諸侯們也沒有了與袁氏兄弟二人爭奪頭名的資本和底氣。
若是說其他諸侯的話呢,忍氣吞聲還比較正常,但是當中唯獨只有一個,讓人覺得十分的奇怪,那就是孫堅。
從會盟的時候開始,孫堅就是最活躍的。
無論是爭奪先鋒的位置,還是攻堅作戰,孫堅都是爭先恐後,唯恐別人搶了他的功勞似的。
尤其是在進入洛陽的時候,孫堅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所以說其他諸侯面對袁紹強奪第一進入洛陽的名頭還能夠保證平常心,畢竟第一也不是他們奪的。
但是孫堅就不一樣了,孫堅這是自己的名頭被袁紹活生生的給奪了去。
照諸侯們想來,以孫堅的暴脾氣,肯定不會和袁紹善罷甘休,但結果問題卻又真的來了,孫堅偏偏就沒什麼反應,十分的平淡。
並且讓諸侯搞不懂的事,就在進入洛陽的第二天的時候,孫堅派人前來傳話,就說京城洛陽已經光復,天子又被董卓裹挾帶走,諸侯聯盟的的意義已經不存在,所以自己就先離開,回到自己的駐地長沙去了。
雖然諸侯們十分的奇怪孫堅為何會這樣,但是也沒有過多的在乎,畢竟孫堅走了,就意味著少一個分功勞的人,自己可以多分到一分功勞。
可是沒過多久,諸侯們就開始後悔了。
就在孫堅離開洛陽三天之後,就有一個自稱是孫堅長沙軍裡的一個士卒跑到袁紹等人舉報,說出了孫堅為何會那麼反常,且為何會那麼急著離開,想要趕緊回到長沙的原因。
那就是因為孫堅在進入皇宮廢墟的時候,發現了傳國玉璽,並且把傳國玉璽私藏了起來。
而比起傳國玉璽來說,什麼功勞,什麼好處,簡直都是無關緊要,趕緊把它藏起來,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在聽聞了這個士卒的舉報之後,諸侯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孫堅為何會這麼反常的真正原因,居然在這裡。
好傢伙,真的就是直接好傢伙。
沒想到孫堅此人心居然這麼大,居然敢把傳國玉璽私藏起來。
要知道,這可是要抄家滅族的重罪。
然而孫堅寧願冒著這樣的風險,也要堅持將傳國玉璽私藏起來,心思能夠是什麼?
自然就是不臣。
得到這個答案以後,諸侯們也是內心一驚。
而諸侯當中,最為憤怒的人,還是袁氏兄弟,要知道,孫堅可是他們的人。
尤其是袁術,更是如此,孫堅當初可是在他手底下幹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