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自家庶女作死,不管得罪的是盧氏,還是魏國公,蔣三娘肯定是沒好下場了,別牽連自己才好。蔣夫人要勸幾句,蔣郎中卻被魏國公岳父的光明前景迷了心竅,聽不進半點不好。
次日,蔣郎中就請了假,登門拜訪魏國公去了。
結果,魏國公不見。
這不就是心虛的表現,蔣郎中更堅定了信心,聽從柳姬母女的主意,打算製造輿論造勢,迫得盧氏答應蔣三娘進門。
於是,長安城有了新流言,傳說蔣家三娘子得了魏國公青眼,可惜魏國夫人善妒,棒打鴛鴦,令蔣三娘子不得入門,人都病倒了。
傳說得有鼻子有眼兒的,蔣氏女如何多情,魏國公如何無奈,魏國夫人如何蠻橫,真真是活靈活現,騙得不少無知少女落淚,大英雄好可憐!
御史臺更是蠢蠢欲動,準備聞風而奏,參他個修身不正。
然而流言傳到風頭最盛之時,有個身穿錦袍,丰神俊秀的男子拍響了蔣家的大門,拿著蔣三娘子親手繡的荷包前來提親。
三姑六婆們的眼睛都亮了有木有!
嘿,原來這才是正主。
正主坦坦蕩蕩地站在蔣家大門口,抱拳往看熱鬧的四鄰一鞠,朗聲解惑:“某本不想多事,免得壞了人家娘子的清譽,然而魏國公是我大周功臣,某實在不忍功臣蒙羞,代人受過,今日特來蔣家提親。”
正主自稱乃是驍騎都尉,賞梅宴那日因為拜訪魏國公而耽擱了時辰,沒想到就偶遇了蔣家娘子。更想不到的是蔣家娘子突然扭了腳摔倒在他懷裡,過後又留了荷包給他,還告知姓名。正主當日茫然摸不著頭腦,然而他與妻子夫妻情深,當然不願意橫生枝節,就把此事瞞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及至聽到關於魏國公的流言,正主才是明白過來。
哦,原來如此,大家恍然大悟。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蔣家娘子是把這位都尉當作了魏國公吧。也難怪蔣家娘子弄錯,這個郎君長得俊啊。
解釋清楚了,正主轉身對錯愕的蔣家人道:“某已有妻室,若你家願意,某可以納蔣氏為妾。”
蔣家還有臉不樂意麼!四鄰搖頭嘆息,多好的郎君吶,可惜被蔣家不知廉恥的女兒禍害了,可憐郎君家大婦,要教導這麼個人,真是不容易。
訊息傳到後宅,蔣三娘一聽就暈了過去。
過後更有傳言說,無怪蔣三娘下作,原來是根子歪,蔣郎中就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能教出什麼好來。
知情的老街坊不免嘆息,現在的蔣家應該是巨賈陳家。當年陳家只有一個獨女,看中了蔣郎中招婿,沒想到陳家二老一去,蔣郎中就變了臉色,不認自己是贅婿,將陳家家業據為己有。可憐陳氏留了個女兒就去了,白白讓後來人享了福。
誒,這麼說來,當初陳氏的死因也很可疑呢。最可憐蔣大娘,原來所謂的惡毒名聲都是被人陷害的吧。
——————————————————————————
蔣家的事,盧氏並不瞞著女兒,高門大戶的陰私更多,不從小給女兒科普怎麼行。因為她有意教導,事無鉅細都攤開了與傅明珠看。
全程圍觀完畢,對蔣家,傅明珠只想說一句流行的話,不作就不會死。
按傅淳的本意,弄掉蔣郎中就夠了,他還不至於下作到對婦孺之輩出手。
可蔣氏女居然敢敗壞盧氏的名聲,傅淳絕對不能忍。這才有了一出,正主上門納妾的好戲。蔣氏不是喜歡做妾麼,他給她找個好人家。蔣氏女要真有骨氣,直接自裁了,還能落個善終。
至於蔣郎中,不出臘月就因貪墨瀆職下了獄,連帶連累了蕭氏一系許多人。因為證據確鑿,大理寺乾脆利落判了主犯蔣郎中罷官流放,蔣家抄家,女眷貶為庶民,其餘人等罷職。
可憐蔣夫人享了半輩子福,到老了落魄,連帶女兒也被退了親。蔣夫人吃了柳姬母女的心都有了。可老天不長眼,那個驍騎都尉居然還願意納蔣三娘為妾,將那敗家惹禍的母女接走。
真是好人無好報,惡人得逍遙。聽說這事的人不免嘆息。
值得一提的是,抄撿蔣家時抄出一份契書,原來蔣家大宅是落在蔣大娘名下的,這契書藏得好,若不是大理寺的抄家小能手,還真找不著。蔣大娘是出嫁女,抄家不關她的事,大理寺卿是個公正的,蔣家大宅最後得以物歸原主。
喜歡嬌寵攻略請大家收藏:()嬌寵攻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