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想種產量更高的新糧,但是這比一比,反倒是種稻谷更加划算了。”
“這樣啊……”朱棣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這事兒是當初朱瞻垶在推廣新糧的時候就定下來的,為的就是害怕糧食種植的平衡被打破,造成新糧被大量種植,稻穀、小麥等糧食無人問津的情況。
現在看來,效果還算是不錯,雖然百姓們有些不情不願的,但最起碼效果是達到了。
“那你們就沒覺得這樣不好嗎?明明新糧能收穫更多的。”想了一下,朱棣又問了起來。
“害!您看您這話說的。”或許是朱棣很平易近人,又或許是這老漢天生自來熟,經過簡短交談之後語氣放鬆了不少。
“當初要不是當今陛下耗費頗巨讓寶船隊出海,再加上太孫殿下寧願犧牲自己的護衛也要為我們這些泥腿子取回新糧,我們哪有今天的日子?”
“別說是種些新糧當做口糧了,以前朝廷沒有推行攤丁入地法之前我們不到年中家中糧倉就空了,都靠著出去給人做工才能活下去。”
“當今陛下英明神武,太孫殿下重視民生,將我等泥腿子當真正的子民看,要不是沒有他們,哪有我們的今天?”
“現如今只不過是少些收成罷了,再說那新糧不耐儲存我們也知道,又怎麼會覺得陛下和太孫殿下不好呢?”
也不知道是朱棣問的太有目的性,導致這老漢察覺到了什麼,還是說這老漢就時生性耿直,這話說出來倒是切合了朱棣的心意。
聽了這種話,朱棣自然是很高興的。
一來是他知道了現在的百姓過的比以前好了,二來是他知道了現在沒有達官貴族和富商豪商欺壓百姓的情況,這就已經很好了。
說起來,這還得歸功於朱瞻垶,要不是他極力建議朝廷收稅不收新糧,以此來提高稻穀和小麥的價格,怕是就算有攤丁入地法,百姓們也過不上如今的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要知道,現在的土地都是私有制的,百姓們雖然不用交人頭稅和田地稅了,但種的土地不是他們的,他們仍舊要交納地租。
不過得益於朱瞻垶的極力建議,現如今稻穀和小麥的價格遠超往年,再加上釀酒的需要使得這個價格再上一截,極大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要知道,達官貴人和富商豪商雖然沒有什麼良心,但他們卻又畏懼之心。
這幾年來大明不知道殺了多少的貪官和姦商,眼下的大明蒸蒸日上,而且還極力向外擴張,這樣一來朝廷就更加重視百姓這個基礎了。
能在這個時代創下一份家業的沒有幾個傻子,就算是傻子也會有關係。
你傻不要緊,會有人提醒你。
在這種時候大肆收租,破壞大明的基礎,那下場絕對是好不了。
到時候,怕是下場可能不比當年的晉商和東南海商,但也好不到哪兒去了。
“爺爺,我們該走了,還得趕路呢。”
雖然老爺子越說越有興致,但朱瞻垶還是站出來提醒了老爺子一聲。
他們此行是要北巡的,隨行的人和軍隊都被扔在了揚州府,而且這也才剛剛起步,甚至可以說還沒出應天地界呢,哪能如此耽擱?
要是這麼耽擱下去,後面那麼長的路得走到什麼時候?
怕是一年都到不了順天府吧?
“好好好,這就走,這就走……”
老爺子顯然是高興了,剛才那些百姓給他的回答讓他很是滿意,因此笑容在臉上從未消失過。
朱瞻垶朝著那幾人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就和胡善奕一起攙著老爺子順著來時的路而去。
“這是誰啊……”
看著朱棣等人走遠,剛才說話的老漢也滴咕了起來,但哪怕是他絞盡腦汁,也沒想到這就是當今金字塔最頂端的人。
這邊朱棣帶著大孫子和孫媳婦兒微服私訪,甚至還因此耽擱了行程,這本不是什麼好事兒,但卻沒曾想達到了他原本沒曾想過的效果。
沒有在預計的時間抵達預計的地點,這讓有些人的心中犯起了滴咕。
莫不是……
喜歡日月江山永為明請大家收藏:()日月江山永為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